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戀愛險、結婚險引爆朋友圈 “噱頭”大于創新
來源:法制晚報 發布時間:2016-02-24 15:02:14

近日,中國人壽財險、太平財險等相繼推出戀愛險、結婚險,保費299元,3年后,與指定被保險人結婚,可以得到1萬朵玫瑰或是領取5999元現金。《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采訪發現,這類愛情險實為普通的人身意外險,所謂的保障愛情、戀愛其實只是保險的附加險或附加條款。本報微調查顯示,6成網友表示不會購買或持觀望態度,8成多的網友購買保險更看重保險產品的可靠性。行業專家認為,保險產品鼓勵創新,但應回歸產品保障的本質。

發現給愛情上“保險”引爆朋友圈

近日,太平財產保險和去哪兒網合作推出的“結婚險”引爆微信朋友圈,保費為299元,3年后與指定被保人結婚,憑結婚證可領取5999元現金。

“本產品為被保險人提供愛情保障,同時享有個人意外傷害10萬元的保障。”在去哪兒網保險商城網頁上,填上投保人和被保人的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就可以投保。保險條款也很簡單,投保人與被保人均未婚,每對情侶僅限購買一份,理賠金的保險期間為生效日期的第3年至第10年,與指定被保人結婚,憑結婚證領取現金;意外身故責任保障期間為購買日后的1年內,1年內,被保人身故或傷殘,可獲得賠付10萬元。

這并非首個“保障愛情”的保險。據媒體報道,去年年底,中國人壽財險推出了“299元,3年后你的婚禮上將擁有1萬朵玫瑰”的“戀愛保險”。

據介紹,這份“戀愛保險”是中國人壽財險近期專為年輕客戶群設計開發的一款創新型保險產品。這份保險自保單生效之日起3年后的10年內任意一天,投保人與指定心上人登記結婚,即可獲得1萬朵玫瑰花。同時在3年的保險期內,投保人還將得到1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障。

“這份保險面向網絡銷售,只依托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進行線上銷售。”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戀愛保險”還對在校大學生提供優惠100元的活動,目前這份保險在校園內的受歡迎程度還挺高,“年輕人對這種既劃算又浪漫的事應該都挺感興趣的。”

揭秘戀愛險、結婚險實為意外險附加

給愛情上保險為何還能“享受”人身傷害保障呢?

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采訪了多位購買了中國人壽財險“戀愛險”的用戶,他們表示,購買后在中國人壽官網上查詢,“戀愛險”均顯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條款,贈送的一萬朵玫瑰花則顯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附加婚禮玫瑰花費用擴展條款”。也就是說,戀愛險實際賣的是人身意外險,贈送玫瑰花僅為主險以外的附加險。

今天上午,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去哪兒網,表示想購買結婚險。在被問及該險是何種保險時,接聽電話的客服人員表示,“結婚險,也可以說就是一種人身意外險。只不過在獲得人身意外險的同時,如果在規定期限內戀愛結婚,就可以多得到一筆獎金。”也就是說,該結婚險其實也是人身意外險,如結婚能獲得5999元現金,也是主險的附加險。

看法6成網友不愿投保“結婚險”

結婚險、戀愛險,這些保險在社交媒體中受到廣泛關注。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情侶們如何看待這種保險呢?《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官方微博發起了網絡問卷調查,截至今早,有200余位網友參加了調查。

在了解此險種后,四成網友選擇愿意投保,六成人選擇不會投保或持觀望態度。

愿意投保的網友中,四成多認為“即使不結婚也能享受一年期的意外身故保障,感覺很值”;近三成人是抱著“值得一試”的態度;還有近三成的網友認為價錢劃算。

不打算投保的網友中,有7成多的網友認為,該險種風險大,或者這類保險可信度不高,不太靠譜。

分析

保險應回歸產品本質不應一味“附加”

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認為,戀愛險、結婚險等,看似是一種創新保險,因為其符合保險原理,但實則是售賣人身意外險,“換湯不換藥”。

“不論是戀愛險還是結婚險,其實都是人身意外險,沒有必要一個人疊加買多份。”王國軍表示,如果消費者此前買過人身意外險,完全沒有必要再買多份。保險還是應該回歸產品保障的本質,而不是一味的用“附加”概念吸引消費者。

本報微調查也顯示,消費者購買保險更注重產品的可靠性,其次是產品價格、注重服務、繳費和給付方式等。

“這保險乍一看挺好,但想拿到這5999元比較難。”一保險銷售人士表示,“結婚時間必須是3年之后、10年之內,必須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結婚。現在談戀愛計劃3年以后結婚的還是少數,我認為大多數人都不太適用。”

奇葩保險

“噱頭”大于創新

一位財險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類新奇的保險,其中既有創新也有噱頭,消費者不應該僅憑一時興起投保。這些互聯網保險產品的目的在于獲得客戶數據,即花錢買數據,保費規模實際并不好看。

業內人士認為,這些迎合社會熱點、重新包裝的意外險產品,使得銷售更具場景化,但在關注度或傳播力方面效果難以令人滿意,容易形成視覺疲勞。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險時,一是要辨別是否營銷炒作,一些新奇保險看起來熱鬧,兌現起來卻非常不易;二是要辨別是否移花接木,比如所謂的“中秋賞月險”,實質上是一款保障時間只有1天的人身意外險;三是辨別否涉嫌博彩,比如被叫停的“股票跌停險”等,其實都帶有博彩性質。

文/記者蒲長廷謝家樂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