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3日訊
日前從業內獲悉,經過一段時間篩選,第三批自貿試驗區已經初步浮出水面,數量可能是5至8家,將落子內陸沿邊地區,最快有望在兩會后獲批。
據經濟參考報23日消息,相關人士透露,因為前兩批自貿試驗區都在沿海地區,所以考慮到區域協調發展和開放的格局,第三批將會設在內陸地區,沿邊可能會有一家。最終數量應該在5至8家,“希望能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來,最快的話兩會之后就有望獲批”。
相較已經設立的上海、廣東、福建、天津四大自貿試驗區,內陸自貿試驗區將肩負起新的探索使命。據了解,第三批自貿試驗區將重點突出兩方面任務:一是與“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更加緊密對接,使自貿試驗區成為“一帶一路”在國內的重要抓手;二是探索內陸地區發展的新路徑,引領內陸開放新高潮。
今年地方申報自貿試驗區的熱情明顯高漲。《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及“十三五”規劃建議等公開資料梳理發現,目前來看,除了青海、吉林、北京、山西、西藏、河北之外,其余21個省市(自治區)都提出了申建自貿區。其中至少有16地已經將申建自貿區明確列入2016年工作計劃中。
上述人士也表示:“目前仍有兩三地爭奪激烈,名單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最后時刻仍存變數。”
據業內專家估計,湖北、陜西、河南、四川、重慶等地入圍的可能性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