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19日電(記者王濤王旺旺)中國境內外并購重組浪潮正在到來。記者19日獲悉,上海市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正在加快籌建上海國際并購交易中心,意圖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并購交易金融服務平臺,服務中國產業并購和“走出去”戰略。
上海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是在上海自貿區改革創新機制的催生下做出的探索,于2014年4月創設。美國亞洲金融協會、畢馬威、貝克·麥堅時等都在此設立了窗口。
打通國際國內兩個并購金融交易市場的計劃正是基于當前中國境內外并購市場的愈發活躍。中國的并購市場在“一帶一路”戰略落地、國企混改推進、制度環境利好政策催生下正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跨境并購的趨勢日趨明顯。跨境并購服務商晨哨集團的監測顯示,中國海外并購在2015年再創歷史新高,全年交易宗數達到478宗,同比增長52.23%。
中國企業發展面臨的結構調整也讓并購重組日趨活躍。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有143家進入重大資產重組,同比增長25.44%;52家完成并購重組,同比增長100%。
上海市普陀區副區長范少軍表示,籌建上海國際并購交易中心的初衷是為了激活產權交易平臺的作用,同時,由于產權交易存在諸多技術支撐、金融風險防控、監管等制度保障,初期平臺將主要作為信息發布和收集平臺。
根據規劃,上海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還將聚焦并購金融功能性指標,定期發布“上普并購指數”,反映并購市場的運行態勢和走勢。下一步還將綜合上海證券交易所、國際并購等數據,逐步向全球性的資本市場并購指數完善發展。
上海也正在推動并購金融服務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投資合作,提高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2016年中資在海外并購交易中會越發活躍,歐美成熟地區的高科技、不動產和大消費類型的標的將成為中資海外并購的首選目標。”晨哨集團CEO王云帆表示。
并購市場也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及產業調整的“晴雨表”。上海普陀并購金融集聚區在2015年為1.2萬余家市場主體提供并購服務,實現場內產權交易總額1710.66億元,同比增長45.34%。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副總裁吳紅兵表示,中國并購市場2015年呈現出三個特點是,一是混合所有制的發展,二是并購市場橫向產業調整趨勢明顯,三是以科技型企業推動產業化成為熱點。
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平臺,2015年通過行業內的優勢企業并購,涉及鋼鐵、有色金屬、房地產等8個產能過剩行業調整規模達到694億元。涉及虧損企業的并購調整占比達到20%。
吳紅兵說:“當前中國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五大改革任務為并購市場帶來了黃金期,同時,并購市場發展也是產能調整的去行政化,通過并購重組更多把去產能等改革依托在市場基礎之上。”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