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河南省信陽市,一座素有“北國之江南,江南之北國”美譽的小城市,因盛產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在國內小有名氣。產茶之地,環境和氣候自然不差,加之小城為旅游城市,風景秀麗,向來被貼上“宜居城市”的標簽。
一年未曾回老家,此次春節返鄉,心情比往常多了幾分難耐的激動和久違的親切感。從信陽東高鐵站下車,驅車回家的路上,沿途經過的便是信陽市新開發的羊山新區。該區開發建成后,市政府從老城區浉河區整體搬遷到此,坐落在布局為“一核、兩軸、四相、十二園”的核心地段,成為信陽的一大地標。市政府遷址羊山新區,當地的房地產開發便逐漸活躍起來。2014年春節回鄉時還在如火如荼建造的住宅區,如今多數已經竣工,并交房使用。
可是,此次從高鐵站回家沿途中,放眼望去,整個羊山新區的住宅區卻一片冷清,街道上也少有行人。一位從事本地房地產行業的朋友感慨說,“這里好多房子都沒賣出去,信陽市的房地產現在的庫存壓力真的很大,僅羊山新區的庫存量都上萬套。預計2016年,信陽市的房地產行業將繼續遭受寒冬。”
這位朋友的感慨,還體現在他現在每個月的工資上。7年前,他選擇在信陽市從事房地產行業,多半是看著該行業在本地的相對豐厚收入。“10萬年薪是不成問題的,現如今,我的心態就是,能維持原有的工資水平,就已經是萬事大吉咯!沒辦法,形勢不好,大家都難!”這位朋友說。
事實上,信陽本地人一般都有自有的一套居住房屋,加上單位分配的房屋,不少人有兩套房子。早些年投資房地產的市民不在少數,信陽擁有3套房的人數也不少。但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陸續有不少市民開始賣掉非剛需的房子,減少房屋數量,投資其他領域。
上述從事房產的朋友說,“2015年上半年,股市行情好,股市吸走了不少房地產的資金,市民踴躍投身股市。在經歷’股災’后,不少市民的資金賠在股市里,房產購買力也隨之降低。去年下半年,老百姓又把一部分錢交到了P2P,套牢其中。”
說起老家,一座豫鄂皖三省交界,交通便利,且近年來一直上榜“中國十大宜居城市”的城市,我此前一直抱著回老家養老信念,如今,老家的房地產卻在經歷徹徹底底的、難言的寒冬。
年前央行和銀監會出臺了放寬房貸首付比例的新政,首套房貸首付比例最低已降至20%。談及系列新政對房地產的刺激作用,我這位朋友連連搖頭,“只怕這些政策對于信陽而言,很難奏效。目前,本地房地產已供大于求,基本靠剛需支撐,很少有新增投資資金入市了。”
前些年,一些外省人因慕名信陽環境優美,而到本地投資房產。可近兩年來,這樣的人也越來越少。據了解,確有外地人投資信陽地產,主要來自諸如駐馬店、確山、正陽等環境較差的周邊城市,主要是選擇在信陽購房養老,但是數量亦不成規模。所以,“宜居城市”、“旅游城市”的頭銜,也未能對這座小城的房地產寒冬帶來一絲“對沖”。
此外,越來越多外來的大型開發商逐漸被信陽市民所接受,諸如恒大地產、中鐵領秀城、河南建業,外來開發商因經驗豐富,管理規范,其帶來的品牌價值、文化理念、社會責任也逐漸滲透在本地老百姓的生活當中。信陽本地的小型房地產開發商因缺乏經驗,導致開發周期較長,將面臨被大的開發商所并購的趨勢。(梁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