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并轉77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有形市場、疏解商戶9000余戶、個轉企1.6萬戶……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北京市工商局2016年工作會上獲悉,2015年,北京繼續消減“存量”,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合作機制初步建立。
市工商局局長陳永介紹,今年,北京還將嚴格落實市區兩級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嚴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以及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同時,今年將出臺《北京市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第二階段行動計劃(2016-2018年)》,完善企業信用信息系統。
據陳永介紹,根據2015年全市落實禁限目錄要求,各單位、各地區積極引導個體經濟轉型升級,累計完成個轉企1.6萬戶,同比增長37%。
同時,消減存量也是重點。去年,加快了動物園、大紅門、天意小商品、回龍觀城北等地區批發市場的疏解。據統計,2015年,全市共計關停并轉了77家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有形市場,疏解商戶9000余戶。
今年在控增方面有何計劃?陳永表示,今年,北京還將嚴格落實市區兩級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嚴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以及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
企業信用信息監管方面,市工商局企業信息處副處長李崧介紹,目前北京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已開啟第二階段。企業信用信息歸集總量突破6000萬條,年增速35%。企業信用信息網已累計向社會提供信息查詢7.4億戶次,日均查詢量超過75萬戶次。
李崧介紹,各部門還加強對企業信用信息的應用,對企業信用約束、聯合懲戒。2015年全年完成五次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共隨機抽取企業67226戶,通過“雙隨機”抽查試點。去年全市共有8.5萬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向社會公示,將7.2萬戶個體工商戶標記為經營異常狀態,其中已有近6000戶企業因在銀行開戶、申請貸款、招投標等領域受到限制,主動糾正錯誤、請求移出。
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今年將出臺《北京市加強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第二階段行動計劃(2016-2018年)》,逐步實現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充分應用。相關部門要以《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為指引,在各自行業領域研究制定失信懲戒措施。并探索建立無照經營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平臺,并在適當范圍內進行公示,相關部門共同研究針對無照經營人員的信用約束機制。而頻繁被消費者投訴的企業也有望在企業信用體系中被標記或有投訴內容的體現。(記者李婷婷)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