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A股周五大舉反彈,券商股一躍成為先鋒,板塊暴漲5.9%,居行業漲幅榜第二;券商去年大幅增加的凈利潤,為其股價反彈注入了新的活力。
盤面:東方和華泰率先沖至漲停
周五早盤半個小時,東方證券即站上漲停,華泰證券追隨其后,漲停板多次打開,14點后終于封上漲停。這不僅是這兩只券商股今年以來的最佳表現,也是整個板塊創下了今年單日漲幅之最。
兩只先鋒股所帶來的是板塊的人氣,截至收盤,24只券商股最低漲幅超過4%。國元、光大、東興和海通等四家券商雙雙漲幅在7%和6%以上,14只個股漲幅在5%以上,另有4只漲幅在4%之上。
券商股王者歸來,首推炫酷的年報業績。東方證券和華泰證券均在本周發布業績預增公告,華泰證券預計2015年凈利同比增長1.3-1.5倍。東方證券預計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54.61億元,同比增長181.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51億元,同比增長213.91%。
截至目前,已有12家上市券商披露2015年業績快報,凈利潤翻倍公司達到10家。
年報:國投安信凈利增加4倍
在披露了2015年業績快報的12家上市公司中,國投安信凈利潤增幅居首,去年營業總收入為181.93億元,同比增加87.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45.07億元,同比增加402.99%。國投安信稱其業務出現大幅增長,主要在于其證券經紀、融資融券和資產管理等領域均實現快速增長。
凈利潤翻倍的券商包括申萬宏源、西部證券、國信證券、國海證券、東北證券、國泰君安、興業證券、長江證券、國元證券。截至周五收盤,國泰君安、申萬宏源和國信證券均是AB股總市值過千億的券商大鱷。
另據了解,12家已披露2015年業績快報的券商凈利潤均在億元之上,其中,凈利潤規模最大的為國泰君安證券,高達157億元。除此之外,凈利潤在百億元以上的券商還有,國信證券為142.05億元和申萬宏源為125.59億元,即使是凈利潤最少的陜國投A也達到了4.57億元。
行業:去年凈利潤達2447億
據中證協披露的證券公司2015年的經營數據統計顯示,證券業去年實現營業收入5751.55億元,實現凈利潤2447.63億元,分別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達120.97%和153.50%。各項營業收入中,經紀業務的增速和體量成為去年券商業績貢獻的最大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2015年券商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達2690.96億元,同比增長達156.41%;為全年總收入的46.79%,占比提升6.47個百分點,這一項收入就超過了證券業2014年全年規模。交易數據顯示,2015年滬指總成交額達132.20萬億元,日均成交達5418.03億元;而在2014年,滬指總成交和日均規模僅為37.43萬億和1527.76億元。
與此同時,與二級市場相關的資產管理業務、投資咨詢業務和證券投資等板塊的業績增速也頗為明顯,三項業務收入達274.88億元、44.78億元和1413.5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1.05%、100.72%和99.01%。
“A股到年底整體仍然是上漲的,很多收入也來自于債券投資。”一位AMC系券商自營投資經理表示,“去年債券牛市也給券商貢獻了不少收入。”
趨勢:今年業績整體承壓
針對券商今年的發展前景,民生證券表示,受高基數影響,證券行業整體業績承壓,或較2015年水平小幅下滑,但仍將受益于市場規范和改革推進:市場進入修復期,波動持續、風險降低,市場趨于穩定、規范,投資者信心恢復,券商面臨的行業風險降低;金融改革加速推進,實施注冊制、完善新三板制度、建立戰略新興板等將增加資本市場的供給;保險資產和社保基金的入市為市場提供增量需求,券商投行、兩融、資管等業務將有較大增長空間。
華融證券則展示了更大的視角,在利率市場化和金融改革大背景下,從支持資本市場改革和國家產業轉型的角度看,3年至5年內將是證券行業跨越式發展的轉型期,金融改革將為券商提供一個優秀的發展平臺,新三板、場外市場、創新式衍生品、結構化產品等等,都將為券商提供非常好的發展機遇。而在監管放松的環境下,券商ROE有望整體步入上升新周期。在諸多利好消息的推動下,證券行業板塊走勢有望強于大盤。
文/本報記者劉慎良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