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支持武陵山片區旅游產業發展。圖為花垣縣十八洞村熱鬧的篝火晚會。通訊員攝
結合近幾年有關建議提案,省財政廳出臺《關于支持我省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從生產基地、產業服務體系等6個方面推動我省茶葉產業發展。圖為長沙縣金井鎮湘豐茶葉基地。通訊員攝
何偉文羅云峰劉泆巧
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反映民情,表達民意,集中民智,匯聚民心;政府部門辦實辦好建議提案,既是職責所系、工作所需、群眾所盼,也是一項政治任務。
近幾年來,省財政廳承辦的建議提案,呈現出數量較多、增幅較大、份量較重、涉及面廣的特點。2015年,省財政廳共收到建議提案640件,是承辦建議提案數量最多的省直單位。其中,省人大代表建議392件,比上年增長14%,占全省建議總數的四分之一;省政協提案248件,比上年增長38%,占全省提案總數的三分之一。
“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財政工作的建言獻策,是促進財政改革不斷深化的智慧源泉,是促進財政管理不斷規范的不竭動力,是促進財政績效不斷提高的有力抓手。”正是站在這樣的高度,省財政廳黨組始終堅持強化措施,創新方法,扎實推進,努力辦出亮點、辦出成效、辦出形象,讓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件件有答復、事事有跟進、處處有落實。2015年,省財政廳A類答復(已解決和基本解決問題)提升至20%,C類答復(受條件限制暫時無法解決)僅占10%,問題解決率提升了近10個百分點。
1、聲聲入耳——
社企民情匯入建議,代表委員聚焦財政
為充分了解建議提案所反映的民生訴求,準確把握建議提案的深刻內涵,省財政廳黨組堅持“三個到位”、“三個結合”、“三個轉變”,確保讓代表委員滿意,讓人民群眾受益。
“三個到位”:認識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鄭建新專門組織召開建議提案交辦會,將建議提案辦理作為“一把手”工程,實行廳長負總責、分管廳領導重點抓、辦公室統籌協調、承辦處室具體落實,廳、處、科組、承辦人四級聯動的工作責任制。同時,創新思路,推行直接辦理、集中辦理、務實辦理、公開辦理四種辦理方式。
“三個結合”:與財政工作緊密結合,與作風建設相結合,與財政重點調研相結合。如,為辦好嚴德忠代表《關于將湘西黃牛養殖納入我省特色農業保險補貼的建議》,省財政廳領導深入花垣縣調研黃牛養殖基地,聽取當地群眾對開展黃牛保險的需求意見,明確將能繁母牛納入2015年省級特色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范疇。
“三個轉變”:辦理理念由“被動辦”轉向“主動辦”,辦理實效由“滿意率”轉向“落實率”,辦理方法由“分散辦”轉向“統籌辦”。將建議提案作為廣泛聽取意見、實現財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有效途徑,作為宣傳財政發展改革成就、回應各方關切的重要渠道,許多建議提案溝通5次以上,確保主動溝通到位、答復到位。
2、事事關心——
強化四種意識,辦出財政特色
面對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的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省財政廳強化四種意識、辦出財政特色。“四種意識”即監督意識、質量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財政特色”即財政工作的成效、亮點和形象。
強化監督意識,辦出民主決策的政治品格。省財政廳通過強化監督意識,從建議提案中傾聽民意、匯集民智,從而提高民主決策的水平。
強化質量意識,辦出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2015年,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對建議提案辦理提出了目標管理、大督辦、現場評議、答復公開等許多新要求,省財政廳組織建議提案承辦處室、單位有關同志進行了認真學習,確保準確把握,以更加扎實的作風和強有力的舉措,努力提升辦理工作質量。
強化責任意識,辦出愛民惠民的財政形象。省財政廳堅持廳、處領導分級領銜制度,強化主辦會辦單位協作機制和廳辦公室督查督辦機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制。省財政廳辦公室還建立代表建議督查督辦臺賬,明確時間節點,辦結一件、銷號一件。
強化服務意識,辦出善謀大局的執行能力。把與代表委員的聯系溝通貫穿于辦理工作的全過程,做到辦前溝通、辦中面商、辦后回訪,實現由“文來文往、書面答復”向“人來人往、溝通交流”的全面轉變。
3、履職盡責——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辦理質量
省財政廳堅持問題導向,突出辦理質量,推進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實現溝通率、見面率、參與率、辦結率、滿意率5個100%。
把握問題系統性,提升為民責任意識。從代表委員制度性聯系中匯集民意,從經常性業務調研中傾聽呼聲,既搞“就事論事”,也搞“推而廣之”。2010年,省財政廳從建議提案中了解到湘西少數民族同胞對脫貧致富的熱烈期盼,廳主要領導以鳳凰縣臘爾山區少數民族村落為樣本,親自掛帥專題調研,報經省政府出臺了解決少數民族地區高寒山區農民生產生活困難的意見,明確了通村通組公路、安居工程、就業援助、文化教育等方面扶持政策,加快破解地緣型貧困難題。
把握措施針對性,提升政策落實效果。在幫助解決具體問題、讓群眾得實惠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從根本上解決群體問題、行業問題、區域問題和制度性問題。2013年,實施新一輪小型煤礦關閉退出政策后,煤礦從業人員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下降的問題突出。省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深入調研,研究制訂煤礦關閉退出省級獎補方案,同時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如2014年1月,緊急預撥部分獎補資金支持邵陽市兌現試點煤礦補償款。2015年4月,省財政廳辦結《關于加大對煤礦關閉退出地區扶持力度的提案》后,回訪了省政協委員李紅平,他表示非常滿意。
把握效果協同性,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對于涉及區域政策的、多部門會辦的建議提案,省財政廳無論主辦還是會辦,都堅持“主動服務”理念,協調溝通相關部門意見,統籌考慮相關政策效果,確保既符合法律法規和財稅政策,也符合湖南實際,防止“答復老問題,帶出新問題”。2013年,為辦好省政協委員劉曉《關于提高我省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生均撥款標準,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省財政廳會同省教育廳全面梳理了現行政策,進行了認真測算分析,研究完善了省屬高校經常性撥款方式。這幾年,生態補償機制、縣鄉財力基本保障、財政收入考核機制等重大財政改革舉措,都是既完善了財政改革決策機制,又提升了政策實施效果。
4、明規挺矩——
時間推進到哪里,流程辦理到哪里
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牽涉面廣,流程較長。省財政廳專門制定了《湖南省財政廳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和黨代表提案辦理工作規定》、《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流程圖》和《重點建議提案流程圖》,承辦處室按圖索驥,責任明確,辦理高效。
聯動辦理。建議提案辦理實行廳、處、科組、承辦人四級聯動的工作責任制。同時,嚴格落實分級領銜、主會辦協作、督查督辦和責任追究等四項機制,確保辦理工作落到實處。
限時辦理。一般情況下,“兩會”期間交辦的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會辦件在閉會之日起3個月內辦結,主辦件或分辦件在閉會之日起5個月內辦結。會議期間交辦的黨代表提案,協辦件在閉會之日起2個月內辦結,主辦件在閉會之日起3個月內辦結。因辦理難度較大確實無法按時辦結的,需提前10天向廳辦公室遞交書面延遲答復申請,最晚延遲1個月。
5、重中選重——
點上突破,面上推進
結合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代表委員關注熱點和財政工作重點,省財政廳每年確定5-10件全廳重點建議提案,由廳領導帶隊開展現場辦理;要求承辦數量在10件以上的處室、單位,制定專門的辦理工作方案,并確定至少1件重點建議提案,由廳領導帶隊,處室、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現場辦理。重點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結束后3個工作日內,承辦處室、單位應將填寫好的《重點建議提案辦理情況表》報送廳辦公室。2015年,省財政廳確定了重點建議提案12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議9件,政協提案3件,由廳領導領銜辦理。
2015年6月,為辦好王建球代表《關于針對落后小煤礦關閉退出遺留問題增加縣級財政轉移支付的建議》,省財政廳領導帶隊赴宜章縣開展現場辦理,從適當增加財政轉移支付、支持解決遺留問題兩方面,進一步完善了我省關閉退出小煤礦扶持政策。通過聯合辦理、重點辦理、現場辦理相結合,并改進財政工作,加強政策研究,全面深化改革,使代表建議所反映的這一行業性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6、精益求精——
不溝通不算回復,不滿意不算辦結
每一件建議提案,省財政廳都注重與代表委員動態溝通,將辦理與落實的情況及時反饋,做到能當面溝通的不書面溝通,能直接溝通的不間接溝通。同時,不局限于代表建議承辦工作,把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常態化,跳出“建議”聽建議。他們結合調查研究,結合政策完善,讓答復意見更暖民心;結合統籌辦理,讓決策過程更務實效;結合作風轉變,讓財政發展更添動力。
2015年5月,省財政廳領導到益陽市調研醫療衛生工作,并邀請有關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召開座談會集中辦理4件醫療衛生類建議提案,對《關于加強基層精神衛生工作的建議》、《關于將非建制基層醫療機構建設納入政策扶植范圍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預防出生缺陷工作的建議》和《關于洞庭湖生態區建設中加強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建議》進行了集中答復。代表委員肯定這一辦理方式增強了互動性,提升了辦理層次。
7、一諾千金——
落實比回復更重要
一步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建議提案辦理工作的生命力在于落地落細落實。無論是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協辦,還是省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主辦會辦,省財政廳都秉承“答復完成后,落實才開始”的態度,跟蹤督促相關建議提案的落實。
如,全國人大代表2014年建議協辦件《關于破解欠發達地區縣級工業園發展瓶頸的建議》和2015年建議協辦件《關于加強湖南地方電網自供區電網改造并移交國家電網統一管理的建議》、《關于設立武陵山片區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的建議》,省財政廳均進行了跟蹤落實。
對于省人大代表建議、省政協提案,省財政廳都堅持一諾千金,狠抓落實。在辦理《關于加強我省財政投資評審工作的建議》時,省財政廳認真吸收提案中的科學性建議,努力深化財政投資評審改革,完善財政部門內部投資評審工作機制,建立投資評審外部協調機制,創新財政投資評審管理手段,規范全省財政投資評審工作模式。在辦理《關于改善小微企業發展環境的建議》時,省財政廳于2015年3月會同省發改委出臺《關于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決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對我省的小微企業免征土地證書工本費等2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負擔,降低大眾創業成本。
8、公開透明——
讓知情權得到尊重
2015年,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省財政廳建議提案公開工作按照“積極響應、合理公開、穩步推進”的總原則,在廳門戶網站設置“建議提案辦理公開”專欄,內設工作動態、答復公開、重點辦理、追蹤辦理、文件資料、重大政策解讀等6個子欄目,基本做到了建議提案辦理過程全面公開、辦理效果全面展示。
如,對鄧師煌代表《關于加大對張家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政策支持的建議》,省財政廳從關于提高生態補償標準將世界自然遺產等因素納入分配系數問題、關于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問題、關于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助標準問題、關于建立省里橫向轉移支付和市場運行機制問題、關于加強對資源費的征管工作問題等5個方面進行了公開答復。
9、抓鐵有痕——
督查督辦沒有休止符
承辦工作的開始,是督查督辦的開始。答復的終點,是落實的起點。省財政廳以抓鐵有痕的作風,從日常督查、專項督查和延伸督辦等三個方面,狠抓建議提案的督查督辦。
日常督查方面,制定了《湖南省財政廳督查督辦工作規程》,及時督促處室組織重點辦理件現場辦理工作,確保按時辦結;專項督查方面,定期下發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進展情況督辦專項工作通報,對辦理進展進行動態跟蹤;延伸督查方面,對群體性、行業性、區域性問題類建議進行跨年度延伸督查督辦。
如,2013年以來,有關涉農資金整合改革試點的建議提案就有8件。省財政廳貫徹財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大農口部門預算專項整合,依托項目推進整合,鼓勵以縣為主進行整合。2015年,按照中央精神,我省已將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一項補貼,用于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今年起,我省將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統籌謀劃、整縣推進”、“建管并重、良性運行”的原則,開展涉農資金整合試點,真正實現“多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資金統籌使用新機制。
10、落地有聲——
讓智慧凝成制度
辦理建議提案,省財政廳不拘泥于“就事論事”,也不滿足于“一時一地”,而是力圖通過建議提案,提升頂層設計、制度建設、推動落實的能力,讓代表委員智慧得到“固化”,讓人民群眾長期得實惠。
近幾年來,省財政廳汲取代表委員智慧,與相關部門努力探索,在產業發展、基層建設、轉變職能、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并提請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相關制度文件,不但解決了代表委員建議提案中所涉及的具體問題,還由此逐步解決了行業性、區域性和群體性問題。
如,結合近幾年有關建議提案,省財政廳出臺《關于支持我省茶葉產業發展的意見》,從支持茶葉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茶葉生產基地建設、茶葉產業服務體系建設、茶葉品牌聯盟創建、茶葉國內外市場開拓和規范茶葉產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稅費等6個方面,全面推動我省茶葉產業發展。
11、潤物無聲——
以責任贏得信任
省財政廳辦理建議提案件件有回音,贏得了代表委員的肯定和信任。
“非常滿意!”2014年9月4日,李德輝代表在建議提案辦理情況現場評議中,對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鄭建新赴益陽現場辦理《關于調整完善以鄉鎮、行政村個數為依據分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政策的建議》予以高度評價。當天,鄭建新與代表委員面對面溝通到晚上7點。2015年9月,省人大代表張霞也致信省財政廳,對省財政廳辦理第2350號建議情況表示非常滿意。張霞說,省財政廳作為該建議的主辦單位,對建議的辦理特別關注,安排專人進行對接,協調省有關廳局,多次與其進行溝通聯系、征求意見,并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來落實該建議,對中方縣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第一次溝通非常滿意,第二次溝通更滿意。”2014年9月中旬,根據代表評議情況,省財政廳對涉及該廳的9件辦理件又進行再次督辦,對因郵局原因未及時收到答復件的林紅霞、黃樹發、趙叢笑3位代表補寄了答復件,對吳和枝、肖啟斌、尹正熙、毛恩友4位代表進行了二次溝通。尹正熙代表說:“第一次溝通時,對財政廳辦理態度非常滿意,對辦理結果基本滿意。現在根據評議情況進行二次溝通,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