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9日訊
中金公司梁紅認為,2015年中國資本流出總量約為6,680億美元,其中四季度流出規模可能達2,320億美元。國際收支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累計錄得資本流出4,370億美元,包括反映隱性資本流動的誤差與遺漏項在內。四季度國際收支數據尚未公布,但已知該季度貨物貿易順差1,740億美元以及外匯儲備下降1,840億美元,加總為3,580億美元。這應是四季度資本流出規模的上限,因為還要考慮規模不小的服務貿易逆差以及國際收支與海關統計之間的口徑差異。近年來,基于貿易和外儲的估計往往會高估資本流出的實際規模。假設四季度高估程度與三季度相同,四季度流出規模的合理估計應在2,320億美元左右。
資本流出的原因包括直接投資凈流入的放緩、短期投資的逆轉以及出口商結匯意愿的下降等。2015年三季度,直接投資盈余下降至68億美元,創2000年來新低,而短期資本流出也高達1,560億美元。短期流出主要包括170億美元證券投資流出以及1,370億美元其他投資流出。外匯貸款償還和貿易信貸逆轉是其他投資流出背后重要的推動因素。個人購匯如存放在國內銀行,則不會顯示為資本流出,但仍可間接造成外匯儲備下降。受人民幣貶值預期影響,出口商結匯意愿下降以及經常項下相關套利操作可能放大誤差與遺漏項。相比短期資本流出,直接投資的大幅下滑更加令人擔憂,因為直接投資應該相對穩定,而短期資本波動本來就比較大。
中國外匯儲備1月份可能下降1,000億美元左右。預計1月份外儲降幅不會小,因為近期人民幣匯率波動顯著增加了風險溢價,引發了新一輪資本流出和個人購匯;為穩定人民幣,央行加強了于在岸和離岸市場的干預;受季節性因素影響,1月份貿易順差規模可能有所回落;美元走強帶來負向估值效應。盡管如此,1月份到目前為止的外匯交易量并沒有顯著高于12月份。即使考慮離岸操作等因素,有關1月份外儲降幅的任何合理估計也不應超過1,500億美元。
中國外匯政策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隨著外匯儲備下降,市場擔心中國可能會收緊資本管制,以便為國內政策創造空間,令本已脆弱的市場情緒陷入進一步的低迷。近期央行通過各種短期再貸款工具而非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來注入流動性,也正成為市場擔憂的另一個來源,尤其涉及這些操作的展期風險。在當前形勢下,中國亟需采取謹慎而又果斷的政策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