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兒》
騰訊娛樂訊 由管虎執導,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口碑一路飆升,尤其是馮小剛這次在《老炮兒》中的表演被普遍贊譽。但據不完全統計,該片粗口累積出現高達上百次,引起了爭議。 對此,馮小剛態度非常的堅決。他說:“我覺得粗口根本沒法改,比如里邊張涵予有一句臺詞‘我就CTM了’,我們當時試過改了很多別的話,但都感覺情緒不對,哪怕改成‘我去他大爺’,這感覺都不對。所以里邊的粗口只要一旦刪改,這味兒就不對了。大家都喜歡《教父》,你要是把《教父》里頭的粗口都刪了,那還是人家意大利西西里那種黑幫的感覺嗎,不是了。” 在編劇、影評人史航看來,粗口分兩種,一種是人格侮辱,一種是語氣助詞。
《老炮兒》這部電影是一個正邪、強弱對峙的局面。所以當弱者在憤怒當中,說“對不起,我要和你拼了”,這個戲的情境就被破壞了。如果用了國罵,屬于弱者的反抗。“這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們小老百姓能明白的,在這部電影中,糾結于粗口這件事特別沒意義”。史航認為,如果這些粗口里看得見人性,而且人性中提倡的是平等,強調的是尊嚴,那就不應介意有這些粗口。 在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鷹看來,中國電影還沒有實行分級制,電影當中的粗口、暴力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的影響,電影工作人員不能規避應有社會文化責任。他還認為,電影作為一門藝術,是提高人的生活品味和文化趣味的,它不是迎合,更不是降低,頻繁的粗口非常不可取。他用“戾氣太重”評價當前中國電影文化“持續粗卑化”的趨勢。
對于分級制,馮小剛也表示無奈,他承認粗口和暴力確實對未成年人有負面影響,呼吁加快電影分級制度的出臺:“比如說動作片,暴力的東西多了一點,成年人看可能他覺得挺好,但是孩子不適合看,包括粗口。所以還是應該分級,這是科學的,被很多個國家通過實踐發現,這樣不管是對創作,還是對觀眾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