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保險行業成績單備受矚目。
除了保險資金以絕對的話題數量成為了金融界的“話題王”,保險行業的保費端、資產規模及行業利潤數據都非常亮眼。
2016年1月25日,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保費收入2.4萬億元,同比增長20%;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7803.6億元,同比增長45.6%,平均投資收益率7.56%,創七年來新高。
從2009年的6.41%,到經歷了2010年、2011年、2012年連續三年的持續走低,2013年險資收益率開始回暖并一路升至7.56%。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5年,保險公司預計利潤2823.6億元,同比增長38%。保險資金運用實現收益7803.6億元,同比增長45.6%,平均投資收益率7.56%。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2.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7%,全行業凈資產1.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4%。
持續拓寬險資投資范圍
保險業資產總額從2005年的1.53萬億元猛增至2014年的近10.2萬億元,再到2015年底12.4萬億元,速度驚人,而投資收益率近年來亦穩步提高。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表示:“保險投資收益從3.39%逐年上升至今年的7.5%左右,行業盈利能力大為增強,創2008年以來的最好水平。2004年至2014年,保險資金運用的總收益為2.2萬億元,平均收益率為5.3%,每年給行業貢獻將近2000億元的投資收益,成為近幾年來保險業的一個主要利潤來源。從2005年起,保險業開始扭虧為盈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保險投資收益率在不斷地改善?!?/p>
與此同時,險資投資范圍也在不斷縱深,目前險資可投資范圍包括流動性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和其他金融資產,其運用結構亦在持續調整中。2014年,保險資金中銀行存款占比27%,債券占比38%,而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投資占比11%,另類投資和其他投資占比為24%。
“新國十條”下發后,險資不斷支援實體經濟。截至2015年底,保險機構累計發起設立各類債權、股權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499項,合計備案注冊規模1.3萬億元。
在深化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方面,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示:“要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運用領域和業務范圍。繼續深化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等產品發行注冊制度改革,完善注冊流程、標準和運作機制。支持資金運用方式創新,推進股債結合、資產支持計劃、保險私募基金等產品發展。探索建立保險資產交易機制?!?/p>
在2016年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上,針對防范保險資金運用風險,項俊波強調:“要建立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審慎性監管制度,加強保險資金運用相關風險排查,加大投資管理能力現場檢查力度和資金運用信息披露力度。調整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的監管比例,為穩定資本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化費率市場化改革
項俊波指出,2015年,按照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總體思路,堅定不移推進關鍵領域保險改革,持續釋放改革紅利。一是繼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二是推進費率市場化改革;三是不斷深化資金運用市場化改革。
其中,費率市場化改革方面,保監會分兩批推進了黑龍江等18個地區商業車險改革試點。同時,取消萬能險最低保證利率限制,放開分紅險預定利率上限,人身險費率實現了完全市場化。
項俊波表示,今年將全面深化保險產品市場化改革,力爭在今年6月底前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商業車險改革。此外,2015年保險行業在互聯網保險業務以及創新保險組織形式方面亦有快速發展。
對于滿期給付和退保風險,業內也十分關注。項俊波指出,2015年,保險監管堅持把防范風險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完善風險防范體系,促進保險市場安全穩健運行。就防范風險,監管層將主要從償付能力不足風險、滿期給付和退保風險、保險資金運用風險、風險跨境傳遞幾個方面關注,并將加強風險處置。
除此,償二代的實施進程也是業內外關注的話題,項俊波指出:“今年要更加注重發揮償二代在風險防控中的核心作用,妥善制定并實施好償二代切換方案,確保新舊體系平穩過渡。全面實施償二代風險綜合評級和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制度,評價保險公司綜合風險,督促公司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適應償二代實施的需要,修訂《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p>
返回21財搜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