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滬指最低探至2844點,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
37家公司“破凈”23只股跌破去年股災底
上周滬指最低探至2844點,隨后多空雙方在2900點附近激烈博弈。周末國際油價報復性反彈帶動歐美股市上揚,市場期盼本周A股亦能走出持續反彈。不過統計顯示,從昭示底部較為有效的“破凈”指標來看,目前A股跌破凈資產個股為37只,離幾次歷史大底仍有不小差距。但分析人士稱,隨著市場來到去年“股災底”,一批個股創出新低,亦有不少個股跌破大股東定增價,已具備中長期布局價值。
破凈數量距歷史大底仍有差距
上周一,滬指在一片悲觀氣氛中終于跌破去年股災底2850點,隨后在2900點區間上躥下跳,“猴市”特征明顯。
進入周末,國內消息面整體平淡,國際方面,市場預期日本和歐洲央行將進一步放松銀根,國際油價22日延續強勁上漲。紐約WTI油價從20日的28.35美元直線上升至22日報收價32.19美元,兩天累計強勢上漲13.54%;北海布倫特油價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升幅15%。受此影響,歐美股市強勢反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周五上漲1.33%;標普500指數上漲2.03%;納指數上漲2.66%。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2.19%;法國CAC40指數上漲3.1%;德國DAX指數上漲1.99%。
全球入市大有進入反彈節奏端倪,不少市場人士對本周A股走勢抱有厚望。華西證券認為,隨著全球股市反彈,A股春季前有望逐步轉暖,投資者可逐步布局超跌股。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更表示:“在2850點這個地方出現了機會,上證50收益率是3.62%,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2.7%,這個地方出現了巨大的機會,也就是說在2850點這個地方我認為是有堅實的基礎。”并認為“A股市場的第一大機會是銀行,第二大機會是非銀行金融、房地產、基建和消費”。
目前是否是歷史大底?從歷史上看,跌破凈資產股票的數量以及破凈幅度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指標,幾次歷史大底均伴隨“破凈潮”。2013年滬指探底1849點時,兩市有160家公司“破凈”;2008年見底1664點時,兩市破凈數量為168家;2005年998點時破凈數量為177家。而本輪牛市起點時的2014年5-7月,破凈公司數量也超過150家。歷次破凈潮,股價較每股凈資產打五六折的白菜價股票均有數十只。
而截至上周五,羊城晚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進行統計,兩市2800多只個股中,跌破每股凈資產個股僅有37只,破凈幅度最大的鞍鋼股份僅僅是“打六九折”。多數股票只是輕微破凈,七成以上破凈股折價幅度未超過10%。因此從這一角度看,目前說是歷史大底或許有點言之過早。
可逐步布局先于大盤見底個股
中投證券市場人士指出,即便目前不是歷史大底,但不少個股已經具備布局價值,此外,“個股底部也不見得與大盤底部同步,不少個股會先于大盤見底”。
目前來看,除上述跌破凈資產個股之外,近兩年兩市定向增發市場如火如荼,市場持續走低之下不少個股股價已跌破大股東增發價。跌破增發價的定增股被認為是市場的一個價值洼地,不僅意味著中小投資者可以以低于大股東、機構投資者的價格買到更便宜的股票,而且不受定向增發鎖定期限(多為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部分為36個月)限制。
據證券時報統計,截至上周五,今年以來已實施完成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共619家,其中股價跌破定增發行價的有108家,占比約17.45%。這108家公司中,主板63家、中小板31家、創業板14家。其中折價幅度排名居前的分別是石化機械折價50.33%;富瑞特裝折價50.00%;萬順股份折價49.00%。此外,國金證券、三愛富、恩華藥業等較定增價也折價40%以上,平安銀行、用友網絡等折價在30%以上。
此外,截至1月22日,已有23只個股收盤創出去年6月中旬大盤見頂以來的新低,其中亞泰集團、久聯發展等個股跌幅最大,跌幅分別高達66.96%、63.84%;復星醫藥、陜天然氣等個股市盈率最低,分別為16.93倍、19.22倍;亞泰集團、陜天然氣等個股市凈率最低,分別為1.15倍、2.28倍。而如果與本輪牛市起點2000點(2014年7月21日)時的股價相比,有近百公司股價低于本輪牛市起點。五礦稀土、西部礦業、青島啤酒等跌幅靠前。(吳海飛)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