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公開市場進行2900億元28天期、1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單日規模創三年之最。
此外,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對20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共3525億元,其中3個月、6個月、1年期均為1175億元,利率分別為2.75%、3.0%、3.25%,引導加大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短期流動性缺口約2萬億元
同時,人民銀行分支行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開展常設借貸便利(SLF)操作,按需足額提供流動性支持,積極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SLF期限包括隔夜、7天、1個月,利率分別為2.75%、3.25%、3.60%。
據分析師測算,當前短期資金缺口規模約在2萬億元左右。資金面緊俏受長短期資金缺口影響,長期屬性資金缺口如外匯占款減少、一月份例行的繳稅,短期性的資金缺口包括存款準備金上繳沖擊和春節的提現需求。
民生固收測算指出,財政存款上繳約4000億元,外匯占款本月流失約6000億~8000億元,春節前M0擾動約1萬億元,MLF凈投放+28天逆回購投放約4800億元,納入后續流動性支持6000億元,靜態缺口資金約有萬億規模。
避免放大人民幣貶值預期
但節前降準仍有概率和空間
央行用逆回購操作和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操作應對短期資金壓力,用MLF等工具來提供中長期流動性需求,意圖是維持流動性穩定而不是過度寬松,用定向寬松的“滴灌”取代“漫灌”。或會通過下調隔夜和7天SLF利率25bp的方式縮小利率走廊寬度,引導短期市場利率下行。
華泰證券研究認為,在對沖基礎貨幣缺口的主要邏輯下,春節前降準仍有概率和空間。但釋放流動性稍有不慎可能會釋放出全面寬松信號,放大貶值預期,因此降準的時機會比較謹慎地選擇在貶值預期回落穩定時。人民幣匯率的大幅度波動影響到了人民幣資產的價格,央行在流動性管理上不得不同時兼顧貶值預期和金融穩定。(記者李婧暄)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