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橋下,一個挨著一個并排睡著來找工作的人,頭頂橋上不時有車駛過的聲音
當記者走近時,喝了半斤酒的老闞從雨布里露出半個腦袋
一個年輕人裹著被子睡在馬路邊,雙腳露在外面
來自西北的這位老漢拒絕去救助站,救助人員給他留下新的棉衣棉鞋
睡在外面,大家都習慣地把重要東西放枕邊
這兩天,南京城下雪了。
在這座常住人口超過800萬的特大城市,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一片棲息地而打拼。他們中的一些人選擇暫犧牲眼前的舒適,落腳在高架橋下、地下通道里。
落雪的夜晚,有些難挨,但為了明天的溫暖,這份逼仄,也是一種付出。
現代快報記者 王煜 鄧月 項鳳華/文 徐洋/攝
1.
2.
1月20日晚上10點,下雪,-3℃。
安德門大街西側,片片雪花掠過屋頂、高架,落到了路邊的一雙腳邊。
這雙腳上套著灰色的襪子,腳底板破了兩個不大不小的洞。而腳的主人,將頭蒙在一床紅色的繡花棉被里,被子有些短,如果想要蒙住頭,雙腳便只能裸露在外。這位“顧頭不顧腳”的年輕人,躺在鋪了竹席的地面上,睡意正濃。
這名年輕人是這里的“老住戶”,早在一個月前,現代快報記者便見過他。如今一個月過去了,襪子上破洞依舊,而室外已經從5℃跌到-3℃。
在他身旁的高架下,被子連著被子,腦袋挨著腦袋,一排躺著十幾個人。如果把視角拉得更寬些,從龍翔服飾城到安德門民工就業市場,有空當的地方,便能看到棉被包裹的臉。
他們是城市的淘金者,白天在城市各處零敲散打地掙錢,到了晚上則齊刷刷回到這里。床單席子往地上一丟,把被子拉過來蒙住頭頂,不多時便呼呼大睡。
2.
在安德門高架立柱旁的地面上,橫著一整塊藍色雨布。這種塑料制品很輕薄,容易被風刮走,所以在它的四沿,“鎮”著一圈小石頭。靠近些,能聽到雨布里傳來輕微的鼾聲。
安徽明光農民老闞喝完了半斤酒,鉆進雨布里不多會兒就睡著了。不過,當記者走近時,他很快醒來,露出了半個腦袋。
“喝完酒暖和,我現在每天晚上都喝半斤。”連日的低溫讓老闞有些怵,9塊錢一瓶的白酒成了他的“助眠劑”。老闞今年54歲了,沒娶過媳婦,卻走遍了中國南方。“福建、廣東、浙江、湖南,一路走唄,到地方就找活干,得吃飯啊。”
來南京一年多,為了找工作方便,他一直睡在安德門附近。“沒啥累贅,有活就干,有酒就喝,除了晚上有點冷,也沒啥。”老闞咧著嘴。幾分鐘的時間,眉毛上已經沾了一層雪花,他抽出手擦了擦,又飛速把手縮回了被子里。
相比較瀟灑的老闞,來自阜陽的張廣福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要重得多。
張廣福的兒子今年24歲了,在老家處了個對象。“娃要結婚,彩禮錢得給他掙下咧!”他干過工地,卸過沙子,哪里掙錢往哪里跑。收了工,回來就找個橋洞躺下。“給孩子攢錢嘛,天經地義的。”張廣福搓著手,笑得臉上起了一道一道的皺紋。
老金,是南京人,溧水的,51歲。半個月前到這里,因為年紀大了點,一直沒找到工作。他說,他不敢回家,因為不好意思回去。
在泡面蒸騰的熱氣中,老金的表情才慢慢舒緩下來。很快,當天的第二碗泡面便已經下了肚,他滿意地打了個飽嗝,伸了伸懶腰。
3.
一個小時后,記者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在安德門大街高架橋下找到了老金,空中雪花飄蕩,老金在地上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一個“繭”, 只露出一雙眼睛,四周沒有遮擋,他的身體在棉被下瑟瑟發抖。
“這個天太冷了。”他接受了大家的建議,坐上了救助站的車。
實際上,一些夜宿者并不太樂意去救助站。南京市救助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天晚上,他們準備了四十多床棉被,還有棉衣、棉褲、棉鞋,安德門附近轉一圈下來,基本都發完了,但真正愿意去救助站過夜的,只有兩個人。有的人覺得救助站“太遠”,不方便找工作。
“咱來南京就是找點工賺點錢,去救助站住著,咱不如回家了。”“小云南”沐勝的話引發了周圍一片應和。在他的身邊,有來自陜西的老黃,來自河南的小趙,還有更多他叫不上名字的“舍友”。“我們這些人,家里都能吃飽,來大城市就為奔個前程嘛!”沐勝嗓門挺高,吵醒了一旁的老黃。
“那你就覺得自己能有好前程?”老黃故意打擊他。“我靠勞動吃飯,肯吃苦,肯定有好前程!”“小云南”晃著腦袋,一臉嚴肅。
這些夜宿者,每個人都有一段故事,他們不計較眼前,一心想找個好一點的工作,多掙上一點錢。為了一張回家的車票,為了家中妻兒的笑臉,為了“近鄉不怯”,他們要繼續留守。
而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這座城市的故事。
提醒
想跟農民工兄弟說一聲:
來“愛心幫扶窗口”看看吧
這幾天降雪降溫,江蘇省民政廳昨天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堅決杜絕因發現救助不力導致受助人員凍(餓)死等現象的發生,努力做到“發現一個,救助一個”。通知強調,各救助管理機構要想方設法幫助流浪乞討人員盡快返鄉,對暫且不能返鄉或無家可歸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妥善安置。南京、無錫、蘇州等地組建臨時救助工作組,設立街頭臨時救助站點,幫助遇困人員解決實際問題。
早在2009年底,南京相關政府部門牽頭,在民工市場搭建了臨時帳篷,夜間免費開放給民工住。今年能否再搭建這個“臨時宿舍”?南京安德門民工市場負責人李懷仁說,在市場里搭大棚會有一系列安全隱患,比如有的民工在里面喝酒、打架,還有的抽煙,煙頭亂丟,這幾年都沒有再搭建過,不能影響第二天中介機構的正常上班。
不過,李懷仁表示,年底了雖然招工單位不多,但是物流等行業比較缺人,他們將在市場內開設一個“愛心幫扶窗口”,不收一分錢的中介費。只要有了工作,單位都會包吃包住,民工露宿街頭的問題也就好解決了。他通過現代快報呼吁民工兄弟,如果你還沒找到活干,就到這個幫扶窗口來看看。
倡議
如果你家里正好有多余的棉被或是大衣,請送給他們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