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1日訊
隨著股市的調整,眾多的個股最新價跌破了預增發價,即便是增發為了重大資產重組,甚至是大股東巨資參與其中,也難逃市場調整。數據寶統計了有大股東參與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最新價已大幅跌破預增發價的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供投資者參閱。
一般而言,一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重大資產重組或者重大事項,二級市場都會給予正面反饋,股價上漲的概率大。如果重組事項參與對象包括了大股東,則意味著大股東對該重組方案的認可,投資者對股價的反應會更加熱烈。
由于股市的大幅調整,各種重大事項甚至重大資產重組也頂不住股價的調整。數據寶粗略統計,不含停牌股,有大股東參與的定向增發預案中,24只個股最新價較定增預案價格或者底價折價超過20%。其中,衛星石化去年7月18日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發行價不低于15.47元,最新價8.45元較上述價格折價45.38%。此外,億利潔能、通源石油、新興鑄管等個股最新價較定增預案價或者底價折價超過40%。
大股東參與定向增發,一般認購募資總額的10%,比如衛星石化、億利潔能等。但有的大股東則出手闊綽,比如通源石油的定向增發預案,其董事長張國桉參與了本次配套融資2.5億元,約占募集資金總額的六成。更牛的是新日恒力,其控股股東上海中能擬全額認購增發股份,預計耗資近15億元。一旦該增發案成功實施,按照最新價計算,上海中能浮虧超過4億元。
如果投資者以最新價介入這些股票,可以說等同于跟著大股東以及機構參與增發,并且價格比他們低得多。一方面大股東為了保護增發方案,可能采取措施穩定股價,從而令投資者受益;另一方面,大股東自己也被套在增發方案當中,從而使得彼此利益相連,有助于上市公司長期的發展,普通投資者也有望受益。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當定向增發募資投向不是收購現成的優良資產,方案往往會攤薄短期收益,主要可能利于公司的長遠經營。比如衛星石化就發布了關于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攤薄即期回報及填補措施的公告。
另外要注意的是,按照這種策略綁定大股東,存在著兩個弊端。一是大股東的綜合持股成本遠遠低于普通投資者,即便加上目前高價增發的股份。此外大股東的持股主要是長期投資,這一點也區別于普通投資者;二是增發價的不確定性,截至目前已經出現不少下調增發價的現象,比如國機汽車、東華能源等,甚至出現終止增發的情況,比如國元證券。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該策略的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