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0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黃豪
2016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在即,農村電商又獲政策加持。1月19日,農業部辦公廳印發《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案》,農業部將于2016年在北京、河北、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廣東、海南、重慶、寧夏等10省(區、市)開展農業電子商務試點,力求突破當前農業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瓶頸和障礙,加快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方案確定主要目標,北京、河北、吉林、湖南、廣東、重慶、寧夏等7省(區、市)重點在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方面開展試點,吉林、黑龍江、江蘇、湖南等4省重點在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方面開展試點,北京、海南在休閑農業電子商務方面開展試點。
在現貨農產品電子商務的試點方面,方案著重強調“基地+城市社區”直配模式,“批發市場+宅配”模式,鮮活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和鮮活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及監管體系的探索。
在農業生產資料電子商務試點方面,方案著重強調農資網上銷售平臺,農資電商服務體系和農資電商監管體系的探索。
在休閑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方面,方案著重強調休閑農業電商平臺的探索。
方案指出,通過試點,逐步探索出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閑農業等不同類別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路徑,初步形成農產品電商標準體系、全程冷鏈物流配送體系、農產品和農資質量安全追溯及監管體系、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基地+城市社區”鮮活農產品直配模式、農資線上銷售模式等一系列運營模式和制度規范,在推動創業創新、發展分享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帶動貧困地區脫貧、實現多方共贏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為推進農業電子商務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做法和經驗。
近年來,生鮮電商作為農業電子商務的熱點,涌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電商模式,從最基本的B2C模式,發展到后來的F2C模式、C2B模式、C2F模式、O2O模式和CSA等模式。同時,阿里、蘇寧、京東等電商巨頭紛紛試水生鮮電商市場,農資電商正在加速發展。但應當看到,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發展仍處在初級階段,物流配送、產品標準、質量管理、誠信體系、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仍是制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和障礙。
平安證券分析師表示,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頒布在即,有消息指出,一號文件將連續第四年聚焦農業現代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電商面臨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傳統農村渠道體系下,不論是工業品下鄉還是農產品進城都存在諸多痛點。電商的介入可以重塑農村供應鏈體系,縮短流通環節,打通信息壁壘,為農村、城鎮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