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0日訊
上證指數跌破2850以來終于出現像樣的反彈,大多數投資者還沒有完全從虧錢的沮喪中恢復過來,昨日的大陽線究竟能否帶來持續反彈,春節紅包行情有多大呢?
數據顯示,近10年來,滬指在節前最后一周“關門紅”為大概率事件。近10年上證指數春節前最后一周僅有1年是下跌的,上漲的9年平均漲3.1%,2007年春節前一周上證指數漲幅更是接近10%。2015年春節前一周滬指上漲3%。
春節后首周上證指數也僅2年下跌,分別是2007年和2013年。2009年春節后首周上證指數表現最佳,漲幅達10%。
任澤平認為,1月4日以來引發市場下跌的利空因素在逐步被消化和釋放。監管層出臺1月8日大股東減持新規,以及對注冊制改革預期的引導,緩解了對籌碼供給的擔憂。
811匯改導致的匯率貶值,A股跌了1000點,這一次元旦前后的貶值,A股跌了800點,現在央行試圖在6.5-6.6構筑起第二道防線,短期來看,由于做空和放杠桿有時間成本,央行建立起這個預期以后,匯率短期可能要穩一段時間。
匯率會穩多久,市場擔心會否有第三波貶值,需要關注兩會這個時間窗口。兩會過后,以及三月的美聯儲議息會議,這個時間窗口還是比較短。
任澤平認為,當前第二波調整接近尾聲,風險得到了逐步釋放,市場正處于結構性行情中,尤其是一些超跌的成長股和優質藍籌,還可以把握供給側改革的主題機會。兩會前可以考慮不再大幅賣出,對于結構性機會可以把握,但反彈力度可能不及9-10月。這一次剔除春節,離3月聯儲加息時間窗口大體只有一個月,而且目前沒有看到雙降這類政策上的利好。建議是,投資者可以把握,但時間窗口比較短,空間不如9-10月那么大,下手要輕一點,倉位不要太重。兩會后我們再進行觀察,包括兩會開完,美聯儲議息,市場是否會有第三波調整,當然催化劑還是人民幣匯率第三波調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