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的微信公眾平臺截圖,案發后已被關閉交易 通訊員供圖
“籌到23元,發一個20元紅包;到59元了,換發一個50元紅包;最大的是200元紅包,那就需要籌集到239元了……”
昨天下午1點多,在新芝路上的海曙西門派出所,辦案民警吳旭峰跟記者講述了剛剛破獲的全國首起微信公眾平臺紅包賭博案。
就在今年9月15日,本報曾報道過短短十天賭資達四十多萬元的微信群紅包賭博,時隔一月有余,這次的案子涉案金額達到了八九百萬元。
通訊員 董云巧 記者 朱琳
這是一個名為“一元天下”的微信公眾平臺,昨天記者關注它時,發現目前已被關閉交易,其粉絲多達三萬余人。
“其實過程類似買彩票”,吳旭峰說,所有的交易通過微信來完成。
“規則”是這樣的
粉絲湊足23元自動抽送20元紅包,公司抽頭3元
首先,需要關注這個公眾號,它是實名注冊的,是江蘇省常州市亞弘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旗下的項目。
關注后,可以只看不買,也可以直接參與。
平臺內主要有四大類“產品”:價值20元、50元、100元和200元的紅包。
“所有交易以‘一元錢’為基本單位,如果你想參加20元紅包的抽取,那就點擊20元的鏈接進去買,直到湊足23元了,那么平臺就自動開獎,從眾多參與者中抽取一名幸運者,通過微信私信,發放20元的紅包給這個幸運者,余下的3元錢,則由這個公司抽頭。”
以此類推,湊足59元了,發放50元的紅包;達到121元了,則發100元的紅包;直到湊到239元,那么200元的紅包幸運者就會出現。
吳旭峰給這筆交易初步測算過,平均下來,每發一個紅包,這個公司就能拿到17%至19%的抽成,發的紅包數越多,利潤越大。當然,為了提高中獎率,絕大多數參與者并不會只買1元錢,一般都會多買一些,比如50元的紅包,買26元,那中獎概率就超過50%了。
“其實這就相當于賭博下注,到中期,他們把50元紅包還分成限額和不限額,限額的話,每個人最多只能買10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中獎的概率。”吳旭峰說,20元的紅包發放量最大,200元的紅包最后涉案金額最多。
它是怎么做大的
嫌正經生意來錢慢,技術總監開發了這個公眾平臺
直到案發時,民警發現,200元的紅包已經發放了一萬多期,參與者更是遍布全國各地。
那么,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生意是怎么做大的呢?又為什么被西門派出所民警關注?
今年8月下旬,西門派出所接到市民的舉報,稱自己在“一元天下”參與了下注搶紅包的活動,懷疑涉嫌賭博,而且數額較大。
通過前期偵查、驅車赴江蘇常州實地調查后,吳旭峰等辦案人員鎖定了該公司的辦公地址,并且有了進展。
這家公司注冊于2014年,起初經營范圍是互聯網維護、手機售賣等。
“他們剛開始說,是真的想好好做生意,包括賣一些蘋果手機啊,奧迪車啊,還有雜七雜八吹風機之類的,到后來發現推商品怎么都比不過大公司,平臺上的這些貨品賣不出去,所以后來轉了念頭。”吳旭峰稱,今年6月之前,一名原先在上海做IT技術開發的人員,姓李,才25歲,加入了這個公司,作為技術總監開發了這么一個公眾平臺,接下來公司就把所有重心都投入到紅包上了。
老板后來都怕了
公司所有商品的利潤,比不過一兩天的“紅包”利潤
整個公司一共6個人,老板馬某(43歲)、技術總監李某是股東,另有財務、市場推廣、手動發紅包的工作人員等4人,都參與了整個涉賭案件。
“他們分工很細,市場推廣就需要在各個網站、社交平臺等處推銷他們的公眾號,然后因為公司賬戶跟財付通綁定,每天凌晨0點至早上8點,財付通不能自動進行交易,這段時間內,公眾平臺就會記錄當時買賣的一些情況,8點后,由工作人員王某手動根據記錄發紅包。”6人中除了王某是山西人,其余均為江蘇人。
經過一段時間偵查,9月21日,西門所集結了20余名警力,驅車趕赴常州展開收網行動。
“最后還是在一個小區1樓居民房內找到了他們”,在抓捕現場,民警還看到了七八臺電腦,當然,還有6名嫌犯。
“其實做到后來,老板馬某也慌了。”
吳旭峰說,隨著每天的紅包發放量不斷地成倍增加,日均發售微信現金紅包金額從幾萬元漲到了五十幾萬元不等。
“保守估計,有一萬多人參與過賭博,后期該公司每天利潤就有四五萬元,兩個多月來,涉案金額達到八九百萬元,總利潤達到了一百多萬元,老板說,公司內所有商品一直以來的利潤,還比不過一兩天的紅包利潤,所以他已經開始害怕了。”吳旭峰說。
●普法課堂
為何以涉嫌開設賭場罪批捕他們?
“他們知道這是賭博嗎?”記者問道。
“應該不清楚。”吳旭峰解釋,之所以算賭博,是因為符合了賭博最重要的兩個特征——一來有人抽頭盈利,二來參與者懷著以小博大的心態參賭,加上在微信公眾平臺內進行賭博,就認為提供了賭博場所和賭博的組織架構;在平臺內還規定了賭博的游戲規則,則認為規定了賭博的方式。
“這些特點,符合開設賭場罪的構成條件。”
目前,海曙檢察院以涉嫌開設賭場罪批捕該6人團伙。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