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8日訊
梳理政府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出臺的文件發現,未來一段時間內東北經濟振興的方向已經明確,其中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調整,多領域向海外開放合作被多次提及。
據經濟參考報18日報道,隨著時間進入到“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政府再度針對東北地區的經濟振興連續發文布局,東三省各自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也于近期出臺。
在三省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推動老工業轉型升級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例如,黑龍江省提出,要在未來五年“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升級擴量”,“堅持‘改舊上新’,推動小企業上規模,大企業做大做強”;吉林省提出,“提升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業引領和支撐能力,加快重點企業技術改造和經營模式創新,升級存量、創新增量,調整完善技術研發體系、市場開發體系、產品創新體系和銷售服務體系”等。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表示,東北老工業的轉型升級還是要利用先進的技術和經營理念改造傳統工業,例如在現有的產業鏈上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要下決心淘汰過剩產能。傳統制造型產業一定要精細化發展。
就在一周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解讀《關于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時,提出將在包括東北三省在內的沿邊地區,研究設立沿邊重點地區產業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專門投資于特色農業、加工制造業、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和旅游業。
陳耀表示,當一個地區工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提升服務業和發展新興產業一般都會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就東北地區而言,首先是圍繞現有的優勢傳統產業去開發相關新產業,例如工業設計,物流產業等,由于老工業本身在東三省有基礎的緣故,培育這些相關產業有先天的優勢;其次就是針對制造業優化提升,很多產業具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例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中國制造2025”中提到的一系列產業,這些都是面向未來的選擇。
實際上,東三省的“十三五”規劃制定建議中,均將調整結構視為現階段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途徑。
對外開放是東北振興的下一個重點任務。這在各省已經出臺的“十三五”規劃制定建議中有跡可循。吉林省指出,要在“十三五”期間推進長吉圖戰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黑龍江省提出,要以“龍江絲路帶”為牽動,多點發力、延伸觸角,拓展與沿線國家經貿投資合作,吸引產業聚集,加快形成以對俄開放為重點,面向歐美、東北亞、東南亞等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遼寧省提出,加快建設大連金普新區,積極爭取國家批準大連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要加強與德國裝備制造業合作,推動沈陽中德高端裝備制造業園區建設。
陳耀表示,東北地理區位獨特,偏居一隅,與俄羅斯、蒙古、朝鮮接壤,邊境線長,臨近日本、韓國,是我國與東北亞國家開放合作的前沿陣地。積極擴大對外對內開放,提升開放合作的層次和水平,不僅有利于拓寬外部市場,釋放東北地區的優質富余產能,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而且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外豐富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加強經濟技術和人文交流,并承接更多的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從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提供新動力、新引擎。
陳耀建議,創新對外開放模式,要建立多層次區域合作機制。鼓勵多層次的合作領域,包括基礎設施、投資與貿易、農業、礦業、工業及中小企業發展、人力資源開發等。尤其是加強與朝鮮、俄羅斯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雙邊合作,針對目前雙方口岸的基礎設施建設狀況、相應的通關制度和政策,進行磋商談判,盡快對下一步的建設合作以及消除合作過程中的障礙達成共識。
東北地區重點產業所涉相關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裝備制造業:沈陽機床、哈飛股份。
汽車產業:一汽轎車、一汽富維、東安動力、金杯汽車、長春一東、哈飛汽車、東安動力、中航科工。
醫藥產業:東北制藥、哈藥股份、三精制藥、長春高新、通化東寶、通化金馬、美羅藥業、紫鑫藥業。
交通運輸產業:大連港、營口港、錦州港。
農林牧漁產業:北大荒、萬向德農、吉林森工、獐子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