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臺詞控”欄目,騰訊電影出品,每天一期。一句臺詞,一個世界。
陳少白:天賦人權,人人生而平等,為什么有人天生就是主子,而且還冠以天子之名,而其他人生下來就得稱奴才?
閻孝國:皇權乃天賜,從來如此!
陳少白:所以才要改變,所以才要建立民主的中國。孝國,虧你接受的還是西式的教育,你根本不愿意睜開眼睛看看我們的世界。這個世界很大,比你想象中的大多了。
閻孝國:學生正因為受過西式教育,才睜大眼睛看清楚了,洋人全都是狼子野心!就憑你們幾個開個會、游個行,就能救中國?
陳德森《十月圍城》,2009
臺詞控第77期,這段對話來自《十月圍城》。清朝將軍閻孝國(胡軍飾)抓住了昔日恩師,今日革命黨、報社社長陳少白(梁家輝飾),兩人就有了這一段激烈的沖突。這也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閻孝國是民族主義的,維護滿清的統治,一致對外;陳少白則要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的共和國。到底誰才能救中國?兩人無法對話,不歡而散。
《十月圍城》的故事發生在1906年,帝國崩塌的前夜。閻孝國不明白,中國之所以飽受列強欺辱,根本原因正是他所維護的皇權體制。但屁股決定腦袋,誰又會心甘情愿地放棄權力?然而《十月圍城》雖是講革命,本質卻是一部功夫武俠片,用的還是舊中國的一套。更進一步說,歷史上當時革命的重要口號就是“排滿”,同樣是民族主義的,甚至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影片明星云集,八仙過海,共保孫中山先生,可其中最曖昧、最模糊不清的正是孫中山的形象。種種這些,都很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