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報道的廣州市天河區小學三年級的“二孩試題”,很快就刷屏了朋友圈。其實,除了“二孩試題”之外,越秀區小學六年級看名畫寫作文的試題也被廣為傳播和吐槽。同樣讓人意想不到的還有周星馳的少年軼事也入題了。這讓很多家長疑惑,命題老師在出題目時到底是何般心思?怎樣的考試題目才算靠譜?
質問:“二孩試題”有“四宗罪”
昨天,在一陣“生二孩,老大怎么說”的神回答笑翻天之后,教育界開始發出了反思的聲音。有老師指出從語文學習檢測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命題不科學不理智也不嚴謹甚至有誤導孩子之嫌。
也有老師指出該命題有“四宗罪”,一是逼孩子在考試上表態;二是暴露了隱私;三是讓孩子被動接受二孩;四是媒體大肆調侃,家長哈哈大笑,答卷大量曝光,沒考慮過孩子的感受。
“該題目是接地氣,但接地氣與適合讓小學三年級學生做是兩碼事。好的試題需要兼顧科學性與人文性,此題科學性(比如評分標準)暫且不談,有沒有更多考慮人文性?靠譜的命題應該有科學嚴謹的題目及評分標準,有良好的人文關懷、正確的價值引導。”廣州市某重點中學語文老師說。
同樣被吐槽的還有越秀區六年級的作文題,該題讓學生看名畫《吃水果的少年》來描述畫面內容,但由于試卷印刷是黑白的,效果與原圖很有差距,同時很多老師和家長認為此畫脫離了學生的生活。
后續:教育局禁拍學生答卷昨天,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教研院在組織閱卷過程中,禁止任何閱卷老師拍照、截屏、上傳試題和學生答案,如果誰有違反,由此連帶責任,由誰負責。
該通知指出,學生的考試試卷是有保密規定的,而且學生的答案屬孩子的個人觀點。改卷的老師不能沒有底線地出于好玩或是其他的心態去拍照上傳學生答案,這是改卷老師非常錯誤的行為。還要請各位教研員向改卷老師強調問題的嚴重性,禁止老師再隨意截屏上傳學生的任何有關考試的材料。
對此通知,天河區的老師都表示接受。據了解,以往在中考、高考等集中閱卷,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但由于小學期末是各校分散閱卷的。很多老師當時只是想同事之間分享一下,讓改卷不那么沉悶,沒想到微信朋友圈傳播速度那么快。有的老師說有些家長知道試題后,還催老師把孩子的答案拍下來傳過去,先睹為快。
回應:不認同侵犯隱私之說
對于業界的質疑,命題老師廣州市天河區教育局教研室語文教研員劉江明表示,關于“孩子的試卷答題截圖被媒體大肆調侃,沒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對于‘二孩’的接受,孩子需要心理輔導”,這兩個觀點他也認同,但對“逼孩子表態”,"二孩’是隱私”之類的質問,只能說太小看我們的學生了。
劉江明指出,“生二孩”是眾多社會現象之一,讓學生對常見現象進行討論,發表觀點,平時在教學中也經常出現。考試關注更多的是孩子們是否能圍繞一個內容有條理表達,是關于表達能力的水平測試。“表態”(即觀點)本身并不在評價范圍,不存在“正確”的觀點得分、“錯誤”的觀點扣分的問題。從孩子們的答題情況看,他們自由地、真實地、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正說明了孩子們并不是在一種被“逼”的狀態和環境下答題。
關于隱私,比如作文要求寫“我的爸爸”,描寫很多爸爸不為人知的事,算不算暴露隱私?主要還在于是否因為宣傳或有意解讀對當事人造成的不良影響吧。相比“二孩是隱私”這點質問,劉江明坦言他最擔心的確實是單親家庭學生答題時的心理狀態,所以提醒老師們關注學生的答題,及時和學生及家長做好相關的溝通。
觀點:教育就應該引導思考
廣州市天河區冼村小學校長郭海英:計劃生育也好,放開二孩也好,都是政府決策,都是社會熱點問題,孩子都是被動的,不提也躲不開。關心孩子,適當引導是必需的。而引導并不是一定要組織形式主義的心理輔導,更有意義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關注這樣的社會熱點,引導孩子去認真分析思考,有理有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校長陳曉:語文學習的最終價值就是實現我手寫我心,用知識做事,用學到的語文知識去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很欣喜能在試卷上看到這種密切聯系孩子們現實生活的題目,它體現了學習語文的價值!至于媒體大肆報道或者報道后的議論,一定不是出題者的初衷,不應該眾人討伐。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