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6日專電(記者王曉潔)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網貸之家近日發(fā)布的《2015年眾籌行業(yè)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正常運營的眾籌平臺共有283家,全年眾籌行業(yè)共成功籌資114.24億元,較2014年全年增長429.38%。
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眾籌平臺數量較2014年年底增長99.30%,是2013年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10倍。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眾籌行業(yè)歷史累計成功籌資金額近140億元。
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共有40家眾籌平臺倒閉,26家眾籌平臺轉型。倒閉和轉型原因多為平臺規(guī)模小,資源上無法與巨頭平臺競爭,且未及時調整方向,導致經營難以為繼。在轉型的眾籌平臺中,轉型方向多為P2P(個人網絡借貸)、眾籌相關的外圍服務、創(chuàng)業(yè)人培訓、社交論壇、團購、電商等。
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國各類眾籌平臺中,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最多,有130家;其次是獎勵型眾籌平臺,有66家;混合眾籌平臺為79家;公益眾籌平臺僅8家。
2015年全年,全國眾籌行業(yè)共新增項目4.92萬個,其中,獎勵型眾籌項目最多,為3.39萬個,占總項目數68.90%;其次是公益眾籌,占比為15.80%;非公開股權融資項目數與公益眾籌項目數接近,占總項目數的15.30%,為7532個。
2015年全年,全國眾籌行業(yè)共成功籌資114.24億元,其中,獎勵眾籌籌資最多,為56.03億元,占籌資額的49.05%;其次是非公開股權融資,占比45.43%,為51.90億元;公益眾籌籌資金額最少,僅為6.31億元,占全國總量的5.52%。
值得注意的是,股權眾籌涉及資金規(guī)模較大,風險相對較高。為規(guī)范行業(yè)發(fā)展,2015年8月,證監(jiān)會下發(fā)《關于對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的機構進行專項檢查的通知》及《中國證監(jiān)會致函各地方政府規(guī)范通過互聯網開展股權融資活動》,對線上股權融資活動進行清整。根據通知要求,未經國務院股權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以股權眾籌名義開展發(fā)行股權活動。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