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攜程買到“問題機票”造成一時不能登機的新聞傳遍了網絡媒體,各大媒體也不斷曝光機票代理的各種不規范票。一時間,弄得人人自危,認為網上買機票隨時會踩到坑。筆者采訪了業內人士和一些客戶,分析了機票行業,評估了包括攜程和其他機票網絡平臺的購票服務風險,其實了解了其中運作規律,可以更從容地通過網絡購買機票。
購票渠道
主要包含四類
現在主要的機票購買渠道有四類,一是像攜程這樣的OTA(OnlineTravelAgent,意為在線旅游社),二是去哪兒這樣的購票平臺,三是傳統票臺,四是官網直銷。
一般來說,只有當客人指定要乘坐某個航空公司的航班時才會去官網購票,而傳統票臺不能提供互聯網服務,很不方便,所以大部分的客人都會選擇前兩種。
平臺對比
競爭日趨激烈
攜程這樣的OTA提供的大多是自營機票,雖然票價比較高但也比較有保障,而且攜程作為交易主體必須承擔所有的購票服務和責任。
而相比于去哪兒這樣的平臺,則主要銷售第三方票臺提供相對更便宜的機票,所提供的服務比較少。
由于近幾年行業內價格戰日益激烈,顯然攜程迫于競爭壓力,也開始賣第三方票臺的機票,這次出現問題,是第三方票臺把積分兌換的機票賣給了客人,電商平臺上有很多航空公司的里程積分可供倒賣。近期的風波,是攜程做了機票平臺以后,對供應商監管不力,處罰力度不夠,所釀成的惡果。所以這次曝光,對攜程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賠償措施
退一賠三政策
其實,攜程完全可以大幅度削減平臺機票,回歸以自營票為主的業務。因為攜程作為旅行行業的優質OTA服務電商,如果服務出現問題,付出的代價遠大于追求一點價格優勢所帶來的好處。
攜程似乎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所以開始推出保障出行和退一賠三的政策。客人萬一碰到了違規機票導致無法出行的情況,可以立刻讓攜程再出一張機票,并獲得三倍機票款作為賠償。這樣一來,攜程一旦出現問題,就會面臨“賺入3%代理費,卻要付出400%處理成本”的代價。
改進服務
排查出問題票
攜程給出了這么一個遠高于行業標準的賠償,必然要嚴查并杜絕類似的供應商違規問題,否則攜程就虧大了。這也是為什么攜程說要對系統無法自動識別票號的機票實行100%人工核驗,來把原來萬分之二的差錯率降到更低。
攜程作為旅游行業的優秀企業,會通過全面而認真的整改,用人工甄別的方法,來排查第三方票臺的問題票,在服務方面進行更好的改進。此次攜程機票事件會促進旅游電商服務更加規范化,從而推動整個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使得眾多消費者能夠更加放心地購買和使用旅游電商的相關產品,形成行業內的良性循環。
(陳呂)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