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4日訊
滬深兩市股指今日大幅低開,滬指低開2.56%,報2874.05點,失守2900點;隨后在券商股以及互聯網、基因概念等題材股的帶動下,市場出現企穩,一路震蕩上行,半日收盤跌逾1%,創業板指則大漲逾1%。熱點方面,題材股逐漸復蘇,互聯網板塊、基因概念、信息安全等均漲幅居前。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跌1.09%,報2917.52點,險守2900點;深證成指跌0.11%,報9967.93點;創業板指漲1.18%,報2084.10點
板塊方面,互聯網板塊漲逾2%,掌趣科技、盛天網絡均漲停;基因概念漲近2%,北陸藥業漲停,安科生物漲逾8%;其他板塊中,信息安全、國產軟件、充電樁等均漲逾1%,虛擬現實、鋰電池、電子支付等也漲幅居前。下跌板塊中,公共交通、鈦金屬、豬肉概念、上海自貿、造紙等均大跌。
個股方面,飛樂音響、興森科技等逾20只個股漲停,天寶股份、張家界等近20只個股跌停。
華融證券稱,目前市場對于探底還是見底存在一定分歧。梳理一下此輪下跌的邏輯,匯率大幅貶值、新股擴容超預期、大股東減持成為主要觸發因素,目前來看,這些因素正在逐一化解,但由于前期暴跌導致公募贖回、分級下折和私募清盤等負面因素仍沒有消除。本輪下跌和去年8月18日下跌有較大的相似性,匯率貶值是導火索,去年8月底探底企穩主要有賴于人民幣階段性反彈、央行雙降和國家隊大力救市,但目前匯率仍是貶值放緩的預期、央行貨幣寬松遲遲低于預期,國家隊難以股市匯市雙線作戰,盡管深跌后存在技術性反彈,但利好因素出現前仍處于探底階段。不否認經過前期暴跌之后,市場估值已趨于合理,底部正在趨近。但即便后期利好政策出臺,市場大概率是U型走勢,而非V型走勢,這也決定了操作方式,短期不急于布局,交易有時是操作,有時是等待,不妨等市場底部平臺穩固后再擇機選擇優質個股。
申萬宏源認為,就盤面看,近期互聯網+、生物識別等熱點板塊跌幅居前,而煤炭、鋼鐵等強周期品種反復表現,顯示當前高估值品種繼續暴露風險,而低價品種堅挺,市場風險偏好明顯下行。上證綜指在3000點一線出現一定的拉鋸表現,整數關口的保衛戰再起,其間成長板塊也不乏盤中的自救動作,但每有反彈就能感受到上方的拋盤壓力和投資者受挫后難以輕易激起的信心,尤其對于前期低點2850點存在較多的擔憂,階段性底部的到來仍需在拉鋸調整中靜待。
短期信息面并沒有太多變化,前期市場普遍擔憂的匯率持續貶值問題出現短暫企穩,飆升的Hibor數據遏制了離岸在岸人民幣匯率的差距,貶值趨勢暫緩,不過美股市場相對于A股的堅挺走勢仍是隱憂。選股和操作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以關注確定性高的品種,包括高息、業績向好和受益于人民幣貶值等板塊,而考慮到全球性通縮的隱憂,對于周期性板塊的持續表現并不看好,尤其提示銀行板塊,雖然存在高息優勢,但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去產能過程對于銀行壞賬量存在傷害,同時并購重組熱點是其一直看好的方向,雖然市場的低風險偏好難以支持這類題材的結構性表現,但后續投資者情緒平復后可適當關注。
廣證恒生認為,當前市場情緒恐慌,盤面或繼續下探尋找支撐點。在不利因素逐漸消除,指數仍連續走低時,大盤藍籌股卻頻頻護盤,國家隊入場托市,部分大股東追加不減持承諾,加之證監會否認3月1日推出注冊制改革,中長期看好市場。但當前大盤尚未企穩,筑底震蕩行情或將延續,投資者應謹慎操作。建議中線逢低繼續布局,重點還是關注估值優勢的藍籌股以及近期回調充分的次新題材股;而短線上,待市場企穩,繼續跟蹤市場熱門題材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