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3日訊
1月12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六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瑞銀證券對交通運輸及基建行業較其它機構表示了更為樂觀態度,航空和海運則同樣悲觀。
瑞銀證券與市場的悲觀情緒不同,交通運輸及基建行業研究員徐賓說:“我們預計2016-2020年年均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將達8100億,比2011-2015年高15%。”雖然十三五規劃中的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目標較為保守,但是他認為在鐵路投資方面目標與實際固定資產投資可能會升高。
同時,瑞銀證券預計2016年鐵路宏固定資產投資(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資)將達到8400億元(同比增長1%),其中基建投資6900元,鐵路設備投資1500億元(同比增長7%)。而用于新建/改造與維護的基建投資將在2016-2020年間分別達到2.5億/7120億;預計鐵路設備投資2016-2020年間將達8290億元。瑞銀證券預計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將有較大上行潛能:2016-2020年間的年均固定資產投資,相比2015年將會有大增76%;城市軌道交通固定資產投資會在十三五期間快速趕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對于鐵路建設,融資不是問題,鐵路發展基金是為鐵路項目融資的途徑之一,PPP模式也將被廣泛采用。同時,瑞銀證券更看好海外項目,因為利潤率高,現金流好,風險小。
在港口,瑞銀證券認為2016年全球經濟增速是略微有些增長,港口吞吐量2015年同比增長3%,2016年可能會略微增長4%。未來港口有兩個方向值得關注:一是港口的整合,二是珠三角港口市場變化。瑞銀預測未來五年香港還會大幅度下滑,可能降低到28%,最終在珠三角的份額達到22%。而高速公路收費公路是比較有防御性的品種,交通流量比較穩定。
瑞銀證券研究連沛堃對航空、海運比較悲觀。他認為2016年基本沒有好消息:航空公司面臨票價和匯兌壓力,而油價下跌對航空公司的利潤提升空間不大;海運方面,油運、集裝箱、干散貨在2016年都沒有向好的跡象,仍會比較困難。(楊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