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中的P2P等互聯網金融,可能即將迎來一場暴風驟雨式的清理整頓。而這場颶風的風暴眼,已經率先在深圳醞釀。
深圳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商事注冊登記,此消息流傳已久。“全部暫停了,都已經實施好長時間了。”1月11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深圳金融辦副主任肖志家確認了這一消息。目前,深圳金融辦還在制定方案,對存量平臺也將進行清理。
“不是以后P2P公司不能注冊了,而是要在備案制出來之后,按流程規范辦理。”業內人士說,深圳金融辦的思路是停增量、清存量,以備案制為入口,對新增平臺實施規范,同時制定方案,可能借助評級等方案,對存量平臺實施清理整頓。
控制新增平臺
肖志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深圳全市新增的互聯網企業注冊登記、已申請但尚未完成的全部暫停。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去年12月31日發出通知,根據深圳金融辦相關函件,自今年1月1日起,該市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進行商事登記注冊時,行業用語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經營范圍表述為“依托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的,均不再核準。
上述通知內容顯示,已在網上申請商事登記注冊的此類互聯網金融企業,1月1日尚未核準的,也不再辦理登記。
深圳市場監管局還稱,深圳市金融辦等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管理辦法,重新明確登記及后續備案程序,待有關文件下發后,將按照新的政策要求進行登記。1月4日,上述通知在網絡社交工具上出現后迅速傳播。但迄今為止,深圳金融辦、深圳市場監管局,均未正式公布該文件。
“所有互聯網金融新平臺的注冊登記都停止了,并不僅僅限于P2P行業。”深圳某P2P平臺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除了P2P平臺,新增股權眾籌平臺也在暫停登記注冊之列,其原因則是去年底出臺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
據多名業內人士透露,至少在上述文件傳出之前,深圳就已對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暫停注冊登記。大概從2015年10月開始,只要名稱中帶有“金融服務”字樣,就已經無法完成登記注冊,上述文件不過是監管細則公開后,政府部門之間的正式公文傳達。
深圳采取上述措施并不意外。《辦法》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后,向注冊地監管部門備案,從事網絡借貸中介信息服務的機構,名稱中應包含“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字樣。
“按照最新的規定,必須要到監管部門登記,名稱也要符合要求,我們是在履行監管程序。”肖志家也表示,深圳此次暫停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登記,確實與《辦法》的出臺有關。
E路同心COO閆梓認為,由于監管主體沒有明確,此前地方金融辦沒有監管權,無法對P2P實施監管。暫停新增企業注冊登記,實際上是地方監管部門監管地位明確的一個流程。
深圳金融辦希望,通過暫停新增平臺注冊,遏制當前的行業亂象。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朱明春認為,深圳是全國P2P最為活躍的地區,平臺數量最多,出現的問題也最多,當地監管部門希望改變這一局面。
“以前沒有監管,沒有標準、沒有門檻,大量平臺打著互聯網金融的幌子,行業秩序過于混亂。”肖志家說,由于以前沒有監管,地方金融辦沒有監管權限,對于行業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無可奈何。現在監管地位明確之后,必須要采取措施扭轉這一局面,北京、上海、重慶等地近期的行動,也是出于同樣的背景。
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曾光分析,當前監管細則尚未最終確定,深圳金融辦也希望在此期間,制定相關程序,規范P2P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登記注冊流程。“不是以后P2P不能注冊了,而是要在備案制度出來之后,按流程規范辦理。預計深圳本地備案實施細則制定之后,新增平臺仍可正常注冊,但平臺數量必然會有所收縮。”
存量將迎整頓風暴
對于包含P2P在內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除了暫停新增注冊,已經成立的企業也將迎來一場暴風驟雨式的監管行動。企業若想繼續存續,首要關口就是能通過監管部門的備案。
“可是很多平臺都不知道究竟是在做什么,有些平臺18個月的過渡期之后,還是沒辦法合規,很有可能在過渡期內闖下亂子,這是我們最為擔心的。”閆梓說,如何避免存量平臺利用過渡期違規經營,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暫停新增平臺注冊,只能防范新出現的問題,對于已注冊平臺存在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仍是亟待解決的心腹之患。根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12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3858家,其中累計問題平臺為1263家。僅2015年12月,全國P2P就新增問題平臺106家,其中跑路型平臺占比達到52.83%。
“渾水摸魚的企業一大把,甚至可以說欺詐橫行,不整頓怎么行?”對于業內的上述擔憂,地方監管部門已經開始醞釀措施。
肖志家稱,除了暫停新增注冊,對于已經注冊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將按標準進行清理、整頓。目前,深圳金融辦正在研究清理、整頓的具體方案,但他并未透露方案內容。
曾光亦稱,深圳金融辦的監管思路是停增量、清存量。除了正在征求意見的監管細則,深圳也會制定相關實施細則,預計出臺時間為今年年中,屆時業務流程、標準、細則都會比較清晰。而整頓的對象,主要是業務不規范、不透明的企業。
“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可能會參照信托的管理辦法,總體方向類似于金融機構的評級。”曾光稱,根據目前的思路,可能會對平臺打分評級,評級內容包括企業注冊資金、股東實力、經營年限、業務規模、人員構成等方面,并根據評級情況,對企業采取不同監管措施。
上述說法并未得到深圳金融辦確認。肖志家稱,相關方案目前正在抓緊制定中,新增平臺注冊暫停期限、清理整頓時間等均無具體時間表。
曾光認為,對于一些業務確實存在問題,且難以通過自行整改實現合規的平臺,評級時其問題必將暴露,最終無法通過備案而被清理出互聯網金融行業,從而改變當前行業的亂象。
“只有割除毒瘤,將業務逐步規范,行業才能走向真正的繁榮。”閆梓說,預計將有大量平臺遭到清理,企業數量有所下降,呈現出數量收縮的局面,從而促使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返回21財搜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