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1日訊
習近平在接見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志時強調 講政治謀打贏搞服務做表率 努力建設“四鐵”軍委機關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1日在接見調整組建后的軍委機關各部門負責同志時強調,要緊緊圍繞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牢記使命、牢記責任,當好軍委的戰略參謀,努力建設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軍委機關,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貢獻。
上午10時許,習近平來到八一大樓陽光大廳,同大家親切握手,合影留念,代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新的軍委機關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在聽取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情況匯報后,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軍委機關調整組建任務已基本完成,這是我軍領導指揮體制改革取得的一個突破性進展,是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的一個標志性成果,是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的關鍵一步。調整組建后的軍委機關第一任領導班子成員,要以革命軍人應有的忠誠、擔當、勇氣,做到講政治、謀打贏、搞服務、做表率,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投身強國強軍偉大實踐,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業績。
習近平強調,軍委機關的領導干部講政治是第一要求,必須堅守黨性原則,堅定政治信念,增強政治意識,站穩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自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要強化看齊意識,經常、主動、堅決向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看齊,把毫不動搖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扎根在思想上、落實在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權威,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要自覺遵守堅持軍委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原則和政治紀律,增強組織意識、號令意識、紀律意識,堅持按制度來、按程序走、按規矩辦。要正確把握集中統一領導和按級分工負責的關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加強黨委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
習近平指出,軍委機關要把謀打贏作為最大職責,強化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集中精力研究軍事、研究戰爭、研究打仗。要堅持戰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堅持用是否有利于生成提高部隊戰斗力來檢驗工作成效,積極適應作戰指揮體系和指揮方式的全方位、深層次變化,在謀劃打仗、保障打仗、服務打仗中找準定位、發揮作用,盡快形成順暢高效的聯合作戰指揮體系。全軍各項工作和建設都必須貫徹和體現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的要求,軍委機關各部門要更深透、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研究拿出有效管用的措施,把軍事戰略方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要把抓備戰謀打贏的自身能力搞過硬,堅持問題導向,大興學習研究之風,主動來一場軍事學習革命,來一場思想解放的頭腦風暴,加強軍事斗爭準備重大現實問題研究,不斷提高謀劃打仗、指揮打仗、帶兵打仗能力。
習近平強調,軍委機關在軍隊領導指揮體制中居于承上啟下、協調左右的重要位置,必須有很強的服務意識,要轉變職能、轉變作風、轉變工作方式,自覺為軍委服務、為戰區服務、為軍種服務、為官兵服務。要服從服務于黨和軍隊工作大局,圍繞大局反映情況、報送信息,圍繞大局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圍繞大局加強督辦、促進落實,圍繞大局統籌協調、搞好保障,努力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要把廣大官兵放在心上,了解部隊需求、傾聽官兵呼聲,每搞一次籌劃、每提一個建議、每辦一件事情、每處理一個問題,既要向上看看,也要向下看看,使各項工作接地氣、暖人心,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習近平指出,軍委機關的領導干部要帶頭踐行“三嚴三實”,自覺用黨規黨紀規范自己、約束自己、警示自己,自我要求更嚴格、更苛刻,做到忠誠、干凈、擔當,為全軍做好樣子、立起標桿。要強化法治思維,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下大氣力糾治會議多、活動多、文電多、工作組多、檢查評比多等“五多”問題,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實現治軍方式的“三個根本性轉變”。要深刻吸取郭伯雄、徐才厚等人嚴重違紀違法的深刻教訓,旗幟鮮明同各種腐敗現象作堅決斗爭,帶頭弘揚我軍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激發干事創業精氣神,積極培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讓廣大官兵看到軍委機關新氣象,看到正風反腐正能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中央軍委委員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陪同接見。
據了解,這次軍委機關調整組建,按照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把總部制改為多部門制,由原來的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后勤部、總裝備部4個總部,改為軍委辦公廳、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軍委后勤保障部、軍委裝備發展部、軍委訓練管理部、軍委國防動員部、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軍委政法委員會、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軍委戰略規劃辦公室、軍委改革和編制辦公室、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軍委審計署、軍委機關事務管理總局15個職能部門。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強調 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
落實主體責任擰緊責任螺絲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月1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頭3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3年,今年要力爭把改革的主體框架搭建起來。要牢牢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目標,落實主體責任,理清責任鏈條,擰緊責任螺絲,提高履責效能,打通關節、疏通堵點、激活全盤,努力使各項改革都能落地生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關于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的意見》、《關于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的若干規定》、《關于開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關于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的規定》、《關于規范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的意見》。
會議指出,政務公開是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制度。要以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和監督就延伸到哪里。要依法依規明確政務公開內容、標準、方式,加快制定并公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要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建設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政務信息公開,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范、以公開促服務。要創新公開方式,擴大政務公開參與,注重公開實效,讓群眾看得懂、聽得懂、能監督、好參與。
會議強調,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要適應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持學法用法相結合,提高國家工作人員法治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頭學習憲法和法律,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國家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把學到的法律知識轉化為依法辦事的能力。要加強對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工作的考核評估,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據。
會議指出,舉報工作是依靠群眾查辦職務犯罪的重要環節,也是反腐敗斗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國家保護、獎勵職務犯罪舉報人制度,有利于更好調動和保護人民群眾的舉報積極性,對在全社會弘揚正氣、維護法律尊嚴具有重要意義。要制定對舉報人保護工作的保密和保護措施,明確舉報獎勵的范圍、獎勵金額,做好保障監督工作,并積極預防和嚴肅處理對舉報人的打擊報復行為。
會議強調,開展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試點,要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核心,推進政事分開,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完善職能配置、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政府運行、提高行政效能,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要在清理職能、規范管理的前提下推進改革,堅持分類施策,分步推進。
會議指出,科協系統深化改革,要把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團結服務科技工作者、依法依章程開展工作有機統一起來,改革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體制機制,改革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創新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機制,把科協組織建設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
會議強調,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要落實“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構建職責明確、獎懲分明、銜接配套、務實管用的領導責任體系。要以理順管理體制、明確崗位職責為核心,以完善管理制度、落實職業保障為重點,推動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有效的人力資源保障。
會議指出,要加強對各領域改革的全面評估,堅持問題導向,把各領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明確標注出來,排出優先序,重點推進,發揮好支撐作用。特別是要把國有企業、財稅金融、科技創新、土地制度、對外開放、文化教育、司法公正、環境保護、養老就業、醫藥衛生、黨建紀檢等領域具有牽引作用的改革牢牢抓在手上,堅持抓重點和帶整體相結合、治標和治本相促進、重點突破和漸進推動相銜接,精準發力、持續用力,推動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
會議強調,要把不同改革責任主體的主體責任劃分清楚,落實到位,做到既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相互協作配合。專項小組既要抓統籌部署,也要抓督察落實,對一些關鍵性改革要牽頭組織制定方案。改革牽頭部門是落實中央部署具體改革任務的責任主體,部門主要領導對改革統籌協調、方案質量、利益調整、督促落實有直接責任,要全程過問,每一個環節都要有可落實、可核實的硬性要求。地方黨委對本地區全面深化改革承擔主體責任,既要把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務落實到位,又要結合實際部署實施地方改革、鼓勵支持基層創新。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既要掛帥、又要出征,親力親為抓改革。對中央部署的重大改革舉措,要結合本地實際實化細化,時時關心,時時跟蹤,盯住不放,狠抓落實。要把改革督察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加大督察工作力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出席,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