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08日訊
首份大股東減持預告披露,眾和股份(002070)大股東未來3個月將減持不超過約635萬股,以最近收盤價計算市值約1.23億元。與兩周前公司股份通過司法拍賣近3000萬股相比,此次減持規模已經戴上了“緊箍咒”。
1月8日晚間,眾和股份公告,未來三個月內,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許金和、許建成所持公司股份可能被司法強制執行,預計強制執行股份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眾和股份成為減持新規出臺后,第一家披露大股東減持預告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該份減持披露實為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被動減持”公告。由于公司大股東涉及多起債務糾紛,其所持公司股份未來可能被司法強制執行。目前,許建成、許金和分別持有9136.99萬股和8240萬股,分別占公司總股本14.38%、12.97%,合計持有公司27.35%股權。如果本次強制執行實施,許金和、許建成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仍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根據中國證監會1月7日發布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其中,第四條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可以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賣出,也可以通過協議轉讓及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方式減持股份。因司法強制執行、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贈與等減持股份的,應當按照本規定辦理。
此前2015年7月8日,證監會發布的18號文并未提及司法拍賣方式減持股份。18號文規定,從2015年7月8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追溯公告,眾和股份于2016年1月4日、5日連續發布兩份股東權益變動公告,許金和于于2015年12月23日至31日共減持了2858萬股。該部分股份系被司法強制賣出,部分原因是許金和質押給重慶國際信托、平安信托融資到期。此次強制減持后,許金和持股比例降至12.97%,眾和股份第一大股東隨之易主為許金和之子許建成。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執行信息顯示,自2014年01月26日至今,許金和作為被執行人上榜超過50次。此外,根據2015年半年報,眾和股份賬面有2299.73萬元受限貨幣資金,其中,銀行承兌匯票保證金1197.50萬元,安全生產保證金20.06萬元、賬戶凍結資金1082.1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