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鐘!在周一首次因觸及第二檔熔斷閥值而提前結束交易的滬深股市昨日再現熔斷。從開盤到熔斷,兩市及中金所全天正常交易時間僅13分鐘。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今年以來A股走弱與人民幣匯率波動、市場供需平衡出現變化等多重因素相關,有其合理性,但過去四個交易日中四次熔斷也反映出今年開始實施的熔斷機制與國內股票市場自身特色與交易制度存在不契合之處,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非理性波動,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完善。
1月7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發布公告稱,為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決定自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機制。
在市場出現磁吸效應、異常熔斷的情況下,暫停舉措體現了監管層實事求是、解決問題的態度。
兩檔熔斷越走越近
1月7日,滬深300指數開盤交易12分鐘后跌幅即達5%,觸發第一次熔斷,9時57分恢復交易后1分鐘,滬深300指數跌幅逾7%,觸發第二次熔斷。全天A股及相關市場僅交易13分鐘。
在4日、7日兩次熔斷中,市場在冷靜期結束恢復交易后,流動性更好的主板市場均出現成交高峰,大批藍籌股放量擴大跌幅,加速股指觸發第二次熔斷。4日,第一次熔斷至第二次熔斷間隔7分鐘。7日,第一次熔斷至第二次熔斷間隔僅1分鐘。
昨日滬深300指數全天成交471億元。交易所9點57分恢復交易后的一分鐘內,滬深300指數放量成交64億元,下跌1.06%,下一分鐘,滬深300指數成交62億元,下跌0.63%并觸及第二檔熔斷閥值。這兩分鐘內滬深300指數的成交量占全天26.7%。
有資深市場人士接受采訪時指出,熔斷機制的實施導致在股指、期指跌至接近5%熔斷點時,引發磁吸效應。投資者因產生市場出現單邊下跌至熔斷的預期,導致市場產生流動性危機,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快速引發熔斷。
“磁吸效應”即價格在達到一定漲(跌)幅度后,漲跌停限制更進一步地拉動價格接近漲跌停限制。主要原因在于,投資者擔心流動性缺失和被頭寸鎖定,交易者為保護自身利益更加迅速的交易。
冷靜期后為何更恐慌?
從海外市場熔斷制度的執行經驗看,市場第一次觸發熔斷后進入冷靜期,市場各方交易者可在冷靜期內實現信息充分交換,從而平復恐慌情緒,避免進一步的非理性下跌。但從國內市場的實踐來看,第一檔熔斷觸發后的冷靜期并未起到計劃中的作用。
以昨日為例,不僅大盤在恢復交易后加速下跌,不少在冷靜期前仍保持強勢的個股也在恢復交易后出現異常波動。天潤曲軸第一次熔斷時漲幅為2.47%,恢復交易后直線下挫,第二次熔斷時跌幅已達6.52%。財信發展、海欣食品等也都出現恢復交易瞬間由漲轉大跌的現象。顯然,恐慌主導了冷靜期后的短暫交易。
周三離岸人民幣匯率大跌,昨日早晨離岸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更一度摸高6.76。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被認為是導致股市波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A股觸發第一次熔斷后的冷靜期內,離岸人民幣匯率已明顯反彈,糾正了早晨出現的短暫異常波動,回到6.7下方并轉入橫盤整理。然而,A股市場在寶貴的冷靜期里卻沒有充分消化這一最新信息。
一些受訪專家認為,目前第一檔熔斷后的冷靜期效果不佳,主要是國內市場高度散戶化特征明顯。一旦群體性恐慌心理形成,難以在短時間內自行化解。在目前熔斷制度中,空有15分鐘冷靜期,卻在冷靜期內缺乏權威信息披露,市場恐慌情緒無法扭轉。有關部門應形成快速反應機制,在冷靜期內發出權威聲音,澄清重要信息,引導市場預期改善。
暫停熔斷有助“維穩”
從海外市場熔斷機制的閥值設置經驗來看,熔斷節奏的設置著眼于市場劇烈波動后暫停交易,待信息充分流動后及時恢復,以便市場自主調節恢復常態。
美國市場就將熔斷閥值設為7%、13%、20%三檔,在觸及前兩檔熔斷閥值后均暫停交易15分鐘,僅在跌幅超20%后才暫停交易至收市。這樣的設置使得市場有充足的余地消化恐慌情緒,也使得抄底資金能夠從容布局跌出投資價值的個股,活躍市場交易的同時提振信心。
而從本周國內市場熔斷機制的兩次實踐來看,熔斷機制與股市快速下行并存,使得股票市場再次面臨類似2015年年中股市巨幅震蕩期間流動性嚴重匱乏、市場交易功能、定價功能喪失的局面。
記者注意到,昨日各大指數在盤終集合競價階段都在不同程度上收窄跌幅,一些個股跌幅收窄幅度接近2%。同時,盡管恐慌情緒主導了昨日短暫的交易,滬股通仍有0.27億元凈流入。這些現象都顯示,與去年年中不同,由于不存在大量強制賣盤淤塞的預期,目前市場上并不缺乏有意抄底的增量資金。
然而,現行熔斷機制導致市場在大跌后快速停止交易,從而使得抄底資金無法進場,交易時間大幅縮短造成流動性匱乏,即使人民幣匯率等外部因素出現好轉跡象,市場也無法自行修復此前在恐慌中的超跌。
令市場人士擔憂的是,如果股指繼續在缺乏流動性的背景下持續下跌,已在去年下半年轉危為安的兩融及股票質押業務有可能重新亮起紅燈。據了解,昨日收盤后已有券商零星出現股權質押業務客戶進入警戒線的現象。雖然目前尚未出現大面積平倉的跡象,但仍值得引起各方高度警惕,以免重蹈覆轍。
證監會發言人昨晚在答記者問中表示,熔斷機制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沒有經驗,市場適應也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下一步,證監會將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組織有關方面研究改進方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不斷完善相關機制。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市場各方期待,有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完善熔斷機制。未來,則應建立起與熔斷機制相匹配的高效監管和反應機制,使得熔斷機制能夠真正發揮減緩市場波動的作用。(記者浦泓毅黃璐)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