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記者 蔣雋 通訊員 李志潔) 廣州反電信詐騙電話專線開通才8個月,已經通過直接勸阻匯款、協助攔截詐騙轉賬資金等方式,為1508名市民減損8320萬元。昨日記者從廣州市公安局給廣州市政協委員郭俊關于反詐騙的提案答復獲悉,留學生家屬和老干部是騙子愛下手的高危群體。市公安局提醒市民,銀行賬戶、密碼絕對不要告訴別人;對于打著各種旗號甚至發你通緝令的人,都不要相信,可回應要求見面說。
騙子瞄準留學生家屬和老干部
廣州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黨組成員郭俊的提案,針對詐騙分子利用現代科技行騙的情況建議,設立舉報電話并建立專門的隊伍,加強對醫療醫藥和保健品類廣告的監管,公安機關、金融和銀行共同聯合研究,建立必要的技術和管理方法。
廣州市公安局在給該提案的答復中表示,電信詐騙是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2014年廣州電信詐騙案件呈上升趨勢,立案28954宗,同比上升5%,電信詐騙案占全部詐騙案件的63%。同期廣州治安總形勢向好發展,警情和立案“雙下降”。
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處指揮長楊青介紹,2015年廣州最大一起電信詐騙案中,市民的損失金額是2700萬元。兩個群體最受騙子“青睞”,一是留學生的家人,作案方式是:犯罪分子盜取留學生QQ號等賬號,提取聊天記錄,向其親近的朋友家人要求匯款;二是老年人,尤其是獨自居住對外交流少的老年人,據介紹,“(騙子)最近一個發展方向是向老干部下手,說老干部涉入某大老虎的反腐大案,老干部們一心向黨表忠誠,賬戶、密碼就提供給了騙子?!?/p>
反詐騙專線讓1508人減損8320萬
記者了解到,2015年4月1日,廣州專門成立了反電信詐騙工作協調小組,下設反電信詐騙中心,由市公安局牽頭,金融、通信等部門參與,開展防范打擊電信詐騙工作。同月還設立了反電信詐騙電話專線(目前依托110報警平臺轉接)。截至目前,反電信詐騙電話專線已經通過直接勸阻匯款、協助攔截詐騙轉賬資金,成功為1508名群眾挽回損失8320萬元。
市公安局負責人表示,打擊電信詐騙有“三難”,一是偵查取證難,犯罪團伙多利用VOIP網絡電話批量自動群撥電話作案,其操作的服務器和互聯網IP地址大多在境外;一旦資金進賬,他們便利用網絡轉賬功能迅速將資金轉入多張銀行卡,再由同伙在全國不同地點提款。二是抓捕追逃難,犯罪團伙的核心人員往往在中國臺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跨境抓捕、取證存在較多困難;犯罪團伙成員之間通過電話單線聯系,警方難以將其一網打盡。三是追繳資金難,一旦獲取了被害人賬號及密碼,犯罪嫌疑人就迅速將詐騙資金分散轉至全國各地的幾百個賬戶或轉至境外,警方抓獲取款人時往往只能追回極少的勞務費。
市公安局答復表示,下一步,將全力溝通實現金融專網快速查詢凍結和及時攔截涉案款等功能,密織詐騙信息攔截防范網,建立數據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全局打擊電信詐騙合成作戰模式,提高打擊電信詐騙工作效能等。
防范電信詐騙
●騙子最愛找這兩種人
1.留學生的家人。
2.老年人,尤其是獨自居住對外交流少的老年人、老干部。
●防騙要守住這兩點
1.銀行賬戶、密碼絕對不告訴別人。
2.對于打著各種旗號甚至發你通緝令的人,都不要相信,可回應要求見面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