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2月31日開始,連續6天,搜狐搜天下《明說吧》與搜狐《新聞當事人》欄目聯合推出年終特別節目《六個孩子的2015》。今天播出的是《六旬失獨者試管龍鳳胎的2015:媽媽,不要變老》。
親們,《明說吧》完整視頻報道,請點擊上方視頻吧。
以下是文字報道稿:
2015年,嘉彬和嘉怡剛滿5周歲,他們的媽媽卻已經61歲了。
這對由失獨母親郭敏在56歲時生下的試管嬰兒,一出生就成了新聞人物,刷新了北京地區生育年齡的上限。隨著失獨群體的被關注和二胎政策的放開,這對龍鳳胎更成了媒體紅人——年底這幾個月,他們就要參加幾個電視臺的節目。
上電視可以為撫養這對雙胞胎帶來幫助——兩個孩子的花費,僅靠郭敏一人微薄的退休金和打工收入,實在艱難。母子三人窩居昌平城中村不足10平米的出租屋,一條魚分成四段吃一個月。媒體報道后,不斷有失獨家庭打電話要求領養郭敏的孩子。郭敏全都拒絕了:“沒有這兩個孩子,我根本活不到今天?!?/p>
失獨重生
10年前失去唯一的女兒,郭敏一夜白頭,能想到的只有死。直到56歲高齡她才下定決心,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這對龍鳳胎。
最初,她只打算要一個小女孩,讓失去的大女兒以另一種方式回到自己身邊,但上天附送送了個小男孩給她。“妹妹是媽媽生的,我是老天爺給的。”哥哥嘉彬會這么給人介紹自己。
雖然已經有了孩子,郭敏仍然同情失獨家庭,家里的電話幾乎成了“熱線”。2015年,到她出租屋小住的失獨母親就有好幾個。她們有的是來看這對試管生下的雙胞胎健不健康,了解情況,有的則是因為剛剛失獨過于痛苦前來尋求安慰。
郭敏對“高科技”推崇備至,“我這兩個孩子,又高又胖,還不得病?!睆娜ツ甑浇衲辏艚榻B了兩三百個人去做試管嬰兒,其中包括高齡失獨母親,但年齡越大,成功率越低,如今的花費也不比當年,幸運的郭敏依然是少數者。
失去女兒后的半年,郭敏朝思暮想,終于下定了決心:再生一個女兒——自然生產對50多歲的她已沒有希望。絕望中,她看到一則新聞報道——60歲的日本婦女通過試管技術成功產子。
求子心切的她來到了一家收費高昂的私立醫院。“一進醫院我就跪在地上,給醫生磕了三個頭,我說劉博士求求你幫幫我,我孩子死了,我一定要個小女孩。沒有女兒我就活不下去了?!?/p>
手術需要8萬多元。郭敏不惜傾家蕩產,年邁的母親也借給了她3萬元養老錢,郭敏終于湊夠了手術費用。
經過身體調理,郭敏做了手術,第一次失敗后,第二次。7月酷暑,郭敏專門在醫院對面租了個小房間,帶張小床、電扇搬進去,三餐從外面訂,打針也請赤腳醫生上門,10天不動不翻身,終于奇跡般懷上了雙胞胎。
選擇在養老的年齡重新養育兒女,則需要更大的勇氣和付出。
忙碌間隙郭敏自己吃飯
“窮養”
2013年后,郭敏的丈夫患腦梗倒下,不僅無法幫忙,退休工資也全部用作醫藥費。郭敏不得不獨自撫養兩個孩子。
她有自己的一套“窮養”辦法,比如,杜絕孩子吃零食,多吃面條比吃米飯養胃,但雞蛋牛奶不能斷。兩個孩子都胃口奇好,偶爾改善生活做點五花肉,“他們搶著吃得一點不剩,我都吃不到。”郭敏還笑稱,有些有錢人給孩子吃龍蝦,反而生病住院。
盡管已經付出全部精力照顧兩個孩子,61歲的郭敏顯然在很多方面還顧不上。
2015年,是嘉彬和嘉儀轉入正規幼兒園的第一年。他們的變化讓郭敏不得不調整撫養目標。之前,郭敏自知能力有限,只希望孩子健康,將來讀技校學門手藝就行,孩子1歲半到4歲也是在農民工學校上的幼兒園。
但進入新幼兒園的這一年,一直比哥哥輕的妹妹,體重竟然追上了哥哥。新幼兒園伙食好,一日三餐營養搭配,兩個孩子每天很積極地去上幼兒園,說“媽媽,這個幼兒園是游樂場幼兒園?!?/p>
不但長得更好了,兩個孩子回來也會指著桌子、凳子說英語了,還會從學校拿回小道具,在家里做實驗。妹妹學了舞蹈,還考了本初級證書回來……
“還是要讓他們上重點學校啊?!焙⒆拥倪M步讓郭敏也不得不更努力。明年8月,嘉彬嘉儀將要開始進入小學,郭敏也將踏上新的征程。
融入更為嬌生慣養的群體,問題也隨之而來?!皨寢?,小朋友說我們是窮光蛋?!睆男掠變簣@回來第一天,嘉彬嘉儀就一起向媽媽反映,兩人穿的衣服都是舊的,哥哥的褲子上甚至有補丁?!皨寢寷]有錢給你們買新衣服,下次有好心人送新衣服就給你們穿?!焙迷趦蓚€孩子性格活潑開朗,聽了媽媽的話后也不再執拗。
雖然生活在城鄉結合部,貧富差距也顯而易見。
從幼兒園走回出租屋的路上要花20分鐘,這20分鐘,是對嘉彬嘉儀的考驗,更是對郭敏的考驗。路邊的各類小攤小販顯然已經很熟悉這對淘氣的雙胞胎,時刻警惕著他們搞破壞。
身高1米5只有80斤的郭敏,一手一個緊緊拉著兩個孩子,一不留神,哥哥沖了出去,亂抓一把零食,被郭敏呵斥拽走。妹妹則被彩色的氣球吸引了,哼哼了半天才放棄。
全班秋游兄妹倆也沒去。一人90兩人180,大人100,一共280元,會計出身的郭敏時刻算著賬,“280太貴了,我一個人也帶不了。”
郭敏害怕同時帶兩個孩子外出。單是幼兒園到家的一個十字路口,每次都要分兩段經過,聚精會神不敢松懈,隨著孩子勁兒越來越大,郭敏也越來越吃力。
在北京衛視做的測試里,兩個孩子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放進一個沙盤。除了大大的房子,哥哥放了好幾種交通工具,他渴望能坐地鐵、坐火車,像同學們一樣出去玩。
直到今年11月前,嘉彬和嘉儀還沒有坐過地鐵。
受邀去天津上電視節目是嘉彬和嘉儀第一次外出,第一次坐地鐵、坐高鐵。兩個孩子都興奮得不得了,高鐵上的半小時,嘉彬的屁股沒有挨過座,妹妹也跟著哥哥滿車廂跑,看什么都好奇。
因為天津距離北京近,對方還專門派了一個年輕姑娘幫忙帶哥哥,郭敏才決心帶他們出去一次。之前有個外地電視臺邀請她去,說現場可以捐贈一大筆錢,郭敏都拒絕了,因為她沒有能力獨自帶兩個孩子坐飛機外出。
這趟旅行,是兩個5歲孩子的圓夢之旅,回來后,他們好像終于過了癮,不再像之前那樣時常喊著要坐地鐵了。
不過他們還是會問:“媽媽,我們什么時候還去上電視?”
兩個孩子暖心的話讓郭敏覺得一切都值
“媽媽,媽媽”
在北京衛視對龍鳳胎做的同一心理測試里,妹妹嘉儀在沙盤了擺了好幾棟房子,一人住一棟,擺放了幾個人,但都是背對自己。育兒專家分析,這反映了孩子對獨立空間和親密交流的渴望。
每天從早忙到晚,等到寶貝睡下才開始熬夜做兼職會計工作,郭敏確實顧不上和孩子耐心交流。
在狹小的出租屋里常??吹竭@樣的景象:哥哥和妹妹爭著和媽媽說話,媽媽大聲呵斥息事寧人。一陣吵吵鬧鬧,根本聽不清誰說了什么。而一旦哥哥撒嬌地爬上媽媽的背,摟著脖子要說話時,就立刻被呵斥下去,“快下去快下去,我還有事?!?/p>
因自己要工作,也無力帶孩子外出,周末,郭敏也只能讓兄妹倆呆在家中,偶爾允許他們下樓和小伙伴玩玩,自己每隔一會就要下去檢查。
幾年來參加了各種電視節目,接到各種各樣的育兒“建議”,比如要讓孩子盡情奔跑、要傾聽孩子說話,郭敏也只能聽聽。一個北京早教機構曾送她一年參與機會,她也從沒有帶兄妹倆去過?!拔覜]有辦法像年輕人那樣帶孩子?!?/p>
因為“任性”地選擇了在養老的年齡再次生育孩子,郭敏也受到了質疑,“有些人說我是不是對不起孩子,給社會添麻煩?我努力自食其力,也教育孩子自食其力。我就是想有自己的孩子?!?/p>
二十年前郭敏從江西老家北上下海做會計,和女兒長期分離,直到2005年陰陽兩隔,虧欠一生。雖然再婚且加入北京籍,郭敏始終覺得自己是個外地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北仨氂凶约旱暮⒆?,是她活下去的信念。
她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會下海,當年在江西就不會打掉后來懷上的小男孩了。那時候她還在一家小型國企上班,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很嚴。
如今,郭敏好像重活了一次,不顧周圍人復雜的眼光,每天眼睛放光,干勁十足。她聲稱要再大干十年,把孩子養大,還希望能活到90,看孩子結婚生子。
“媽媽,媽媽?!焙⒆拥慕新曌尮舻陌櫦y里滿是笑容。他們偶爾冒出來的孩子話更讓郭敏感動不已。
給小女孩洗腳的時候,嘉儀說,“媽媽,我長大了也給你洗腳腳,洗澡澡?!备绺缫矒屩f,“媽媽,我長大掙錢給你買好多好吃的?!?/p>
看到媽媽有白頭發,哥哥說,媽媽我不讓你老,一邊把碗里的飯給郭敏嘴里塞。郭敏說,“你快把自己的飯吃完媽媽就不老了。”
郭敏最后怕的一次,是哥哥撞破了頭,縫了好幾針。連夜帶著哥哥打破傷風,打車跑了好幾家醫院?;貋淼穆飞?,哥哥突然說:“媽媽,謝謝你救了我的命?!备S一旁的妹妹則小聲說:“哥哥流血了,妹妹嚇死了?!?/p>
二孩政策放開,有關孩子的話題成了今年熱點。年底,郭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媒體邀約,參加媒體活動也成為她儲備撫養能量的一部分。明年,等兄妹倆上小學了,她打算不再讓他們上鏡,希望他們也能做正常的小學生,融入其他孩子中去。
《新聞當事人》欄目主編:王辰 文章作者:張亞利
《明說吧》節目主編:劉楠 編導:謝雨馨 攝像:楊志剛
周一到周五每晚八點半,上搜狐網搜狐視頻,搜狐新聞客戶端,手機搜狐網,點擊“明說吧”視頻,看更多精彩內容。
《明說吧》微信公眾號:明說吧欄目
《明說吧》公眾平臺地址:http://mp.i.sohu.com/s40000233710315/profile
《明說吧》視頻主頁地址:http://tv.sohu.com/s2015/stx/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