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訊
據了解,上海、廣東、山東、江西等多省市開始紛紛制定相關細化方案。其中,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資監管體系將成為改革重點,薪酬改革和員工持股等試點也將擴大。
據經濟參考報12月31日消息,國資委、財政部、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國有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的指導意見》,將國有企業界定為商業類和公益類,其中商業類將加大股份制改革,公益類則引入市場機制。同時明確,將分類推進改革、分類促進發展、分類實施監管、分類定責考核。
上海、廣東、山東、江西等多省市開始紛紛制定相關細化方案。其中,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資監管體系將成為改革重點,薪酬改革和員工持股等試點也將擴大。
重組整合、混改、資產證券化等已成為各省下半年國企改革的重點目標和任務。上海、廣東、重慶、山東、北京、湖南、江西等地對提高證券化率、資產整合、兼并重組等均有明確的鼓勵政策。
在地方陸續公布的“十三五”規劃中,也透露出國企改革加速的信號。據了解,公布建議稿的28個省份中,有11個省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提高國有資本證券化水平,加快推進國企整體上市和兼并重組。多地強調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探索實行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同時,浙江、安徽、廣西、甘肅等明確要求優化國有資本重點投資方向和領域,引導其更多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關鍵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