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有利于險資在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建設中發揮更重要作用
臨近年關,在資產配置壓力增大的背景下,險資頻頻舉牌,其收購上市公司的資金來源受到市場各界關注,由此所引發的風險防范問題,正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保監會主席項俊波29日在保險行業風險防范工作會議上表示,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保險業應防范多重風險,其中之一是資本市場波動。
對此,華融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趙莎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監管層集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實際上就是針對保險資金運用風險和控制的問題,險資頻頻舉牌也引起市場的擔心,一旦市場資金抽離或投資回報無法實現,將造成市場的動蕩,因此,保監會出臺的一系列措施對于穩定市場情緒有積極意義。
聯訊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保險公司目前主要依靠擴大萬能險和分紅險為主的理財性質保險產品實現業務上的突破,負債端成本壓力較大,促使其尋求一些權益性的高收益產品,為此,險資在二級市場頻頻舉牌。
根據統計,2015年A股市場共有36家公司被不同險資舉牌,是過去5年險資舉牌總數的2.5倍。而90%以上的險資舉牌都發生在下半年,尤其是12月份以來,先后有萬科等9家公司被險資舉牌。地產、商貿零售、公用事業、醫藥、銀行等傳統藍籌行業成了險資舉牌的主要行業。
“低利率市場環境下,債務信用風險、資產負債錯配、資本市場波動、利率下行等風險因素將給保險投資收益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滿期給付和退保高位運行,將對一些公司的流動性造成不利影響。”項俊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萬寶大戰”備受市場關注,寶能系近期土豪般的收購也引起市場對其資金來源的合法、合規性的討論。為此,23日保監會發布了《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信息披露準則第3號:舉牌上市公司股票》,以后險資用于投資二級市場的資金來源都將公開于市場。
對此,趙莎莎認為,在險資運用市場化程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險資舉牌是市場行為,因此,監管層希望通過加強信息披露等監管措施的出臺對險資的舉牌形成制度約束。此外,2016年將正式實施償二代,這意味未來險資提高權益類投資占比將面臨增資問題,進而通過資本來約束其投資行為,使得險資在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建設中發揮更重要作用。(傅蘇穎)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