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專家(排名不分先后)
陳道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
管濤: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
李迅雷: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范劍平: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
朱中一: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原副會長
任澤平: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
丁文韜: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
沈萌:香頌資本執行董事
王進: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人民幣“入籃”
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新的SDR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人民幣成為繼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之后,加入SDR貨幣籃子的第五種貨幣。人民幣在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為10.92%,超出日元和英鎊。人民幣由此成為第一個被納入SDR籃子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而就在此前的8月11日,央行宣布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增強其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匯改后,人民幣連續大跌,僅前3天跌幅就超過4%,被業內稱為“用貶值換自由”。
管濤:這是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是褒獎也是鞭策。要進一步獲取人民幣國際化的好處,中國唯有繼續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可自由使用貨幣。這將改變中國以外匯儲備運用為主的資本輸出方式,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風險特征,同時也將增加金融資產供給,改善全球范圍內的資產荒現象。此外,人民幣“入籃”與12月18日美國國會通過IMF份額改革及增資方案,一道成為新興市場提升在國際貨幣體系的代表性和話語權的標志性事件。
在此前的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至此,中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基本完善。主要國際貨幣尤其是國際儲備貨幣大都采取浮動匯率安排。人民幣匯率形成市場化,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重要體現,是適應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唯有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才能更好幫助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一體化,才能更好便利國際資本進入中國金融市場。毋庸諱言,當前人民幣匯率改革面臨國內外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挑戰,如何既要實現改革預定目標,又要保持市場總體平穩,任重道遠。匯率改革依然在路上。
股災
自6月中旬開始,滬深兩市連續大跌,逾千只個股跌停的局面時有出現,并呈現流動性風險向其他金融領域傳導的跡象,市場將此稱之為“股災”。7月,證監會、央行、財政部、國資委等多部門及市場參與各方紛紛出臺措施,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上市公司或公司大股東、高管也紛紛采取回購、增持等措施穩定股價,一系列“組合拳”取得了較好效果。經歷大幅波動后,資本市場的制度完善持續推進,熔斷機制正式出臺。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發布指數熔斷相關規定,熔斷基準指數為滬深300指數,采用5%和7%兩檔閾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李迅雷: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是監管層的主要任務,今年年中的股市異動,管理層采用行政化干預的措施穩定了市場,多部委多措并重遏制股市的非理性下跌,此舉并不是要代替或削弱市場功能,而是為了防止股市的繼續下跌造成對實體經濟的傷害,如今市場已經基本恢復平穩,資本市場的各項改革措施開始向前推進,但我們應該審視此輪股市異動,總結并重視此次股市異動中爆發出來的些許問題。
一是當前的新股發行核準制限制了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改革步伐,必須大力推進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還權于市場;二是當前A股的市場投資者結構還是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長線資金在入市上沒有太多安排,需加快推進包括養老金在內的資金入市;三是要加快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步伐,目前QFII、RQFII占市場市值之和不到3%,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四是需警惕金融混業化的大趨勢下所潛在的風險,此輪導致股市異動的直接原因就是杠桿融資比例過高,場內的兩融杠桿總體可控,但場外杠桿在監管的薄弱區有所失控,場外配資是模糊地帶,這對現行監管規則提出了挑戰,如何在金融混業的格局下適時調整監管策略,改善監管方式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寶萬之爭
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對上市公司頻頻舉牌,被舉牌上市公司以地產、銀行股為主,持股比例分散,多數符合保監會鼓勵險資增持藍籌股的標準。參與舉牌的險資則包括安邦保險、前海人壽、陽光人壽、富德生命人壽、國華人壽等。時至年末,寶能系攜巨資大舉收購萬科股份,被萬科董事長王石稱為“野蠻人”,表示不歡迎“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隨后萬科采取停牌措施,祭重大資產重組“大招”力戰寶能。
沈萌:臨近年末,因為寶能系在二級市場上不斷增持萬科股份,讓原本已經掩蓋在創始人王石光環中的老牌深市房企又回到聚光燈下。
雖然中國資本市場二三十年的歷史中,不乏一些投資者通過舉牌發起對上市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但此次“寶萬之爭”卻更加跌宕起伏、波瀾壯闊,注定會成為中國教科書式的企業收購與反收購經典案例。
一方是有中國市場特色的私募基金式保險公司,另一方則是改革開放標志性人物之一、中國房地產教父級的王石及其子弟兵團隊,不僅雙方劍拔弩張、針鋒相對,在這場爭奪戰中,各方力量也粉墨登場,無論是沉默的大股東央企華潤、還是險資巨擘安邦,亦或是其它在港股、在A股對此次爭斗不斷下注的其它資本,雖然現在表面的斗法因為萬科倉促停牌而暫時告一段落,但臺下的縱橫捭闔卻一刻不停地在持續進行。最終無論是寶能系順利拿下萬科,還是王石團隊成功捍衛對萬科的實際控制權,“寶萬之爭”都將當之無愧地在中國證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面二孩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股票市場上也因此掀起了一波“二胎概念”炒作熱潮。
范劍平:中國要突破轉型困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須要搶時間窗口,在深度老齡化之前迅速突破。
中國經濟轉型之痛,正是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經濟體蛻變脫胎換骨之痛,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完成這項任務的國家并不多,這需要人均GDP超過13000美元進入高等收入國家行列,在我國去年7300美元的基礎上翻一番才能到達。
此前,催生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大主因就是人口紅利,不過,當年中國人口紅利漲潮快,這次人口紅利退潮也快。過去房子火爆,就是因為80后要買結婚用房,結婚用房被稱為房地產中剛需的剛需,過去十年80后買結婚用房是個內需高潮。但是這個高潮一旦過去,結婚用房需求就降下來了,房地產行業陷入萎靡。不僅如此,現在方便面、啤酒銷量也下來了,凡是跟年輕人有關的消費品各種銷量都在下降。
中國要想完成百年目標就要趕在深度老齡化到來之前完成現代化,以中國現在的年齡結構來看,中國只有7~10年時間來完成轉型。因為當中國進入深度老齡化國家后,每年GDP要拿出很多來養老,GDP增長速度就會大幅度下滑。
樓市去庫存
今年3月下旬,住建部、國土部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隨后央行、住建部、銀監會出臺房貸新政,二套房商貸最低首付降至四成;同時調整了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0%。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也發布通知,二手房滿兩年即免征營業稅。中央政治局12月14日召開會議,指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指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朱中一:房地產庫存已成為當今影響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一個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
房地產的庫存,一是待售商品房面積的增加,二是在建規模大,潛在的還與己批出去的土地未開發有關。化解房地產庫存,也要針對不同情況精準實施。對房地產供應明顯偏多或在建房地產用地規模大的地方,應控制土地供應。對已批出去未開發的土地,引導企業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轉型用于新興產業、旅游產業、養老產業項目的開發。對正在開發建設的項目,允許企業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開發節奏和戶型結構等。對已經形成的庫存,要加大去庫存力度。對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項目,擴大貨幣化安置比例,盡量讓居民在市場上購買和租賃商品房。完善保障房體系和保障房實現方式,保障房的房源以盤活存量為主、以公租房為主。
化解房地產庫存的最大潛力,是通過戶籍制度改革等,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釋放2億多人在城鎮購房或租房的需求。但他們中的多數人支付能力有限,這就要求有關各方能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開發企業適當降低商品房價格等,讓城鎮新市民通過購買和承租兩種方式解決住有所居的問題。
雙創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并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繼續前行的“雙引擎”之一。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8年,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發展要進一步深化,到2025年,“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丁文韜:“雙創”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簡稱,最早由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后又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多個場合屢次提到。
“雙創”有助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配合國家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占比的政策,和各種新興技術尤其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將促進人財物等各種市場要素自由流動,提升整個經濟的運行效率,更好地發揮我國人力資源雄厚的優勢。
金融反腐
今年下半年,金融反腐大幕拉開。10月31日,中央第七巡視組進駐證監會,第十三巡視組進駐中信集團;至11月3日,中央巡視組第三輪專項巡視已全部進駐含21家金融機構在內的31家單位。在證監會官員中,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副主席姚剛等多人因涉嫌內幕交易、嚴重違紀、偽造公文印章等落馬,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王進:金融反腐是反腐行動在金融領域的具體執行,充分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另一方面,也和金融改革有很大的關聯。
這兩年金融改革的力度明顯加強,很多涉及到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陸續出臺,關系到整個資本市場的大局,也觸及改革的深水區。舊有的制度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合理的權力設計,為部分人從事權力尋租,權錢交易的違法違紀行為提供了空間和溫床。
為了能建立資本市場未來良性健康發展的基石,就必須完善資本市場的法律制度建設,并嚴厲查處資本市場中各項重大違法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凈化市場,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才能建設一個以市場為導向,以法律為準繩的健康良性發展的資本市場新體系。
雙降
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央行5次降息、5次降準(含2次“雙降”)。至此,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至1.5%,市場融資成本逐漸降低。其中,央行于10月24日宣布在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的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利率市場化完成關鍵一步。
陳道富:1、利率市場化基本完成。原來受央行直接管制的存貸款利率己交由市場決定,至此解除資金價格行政管制的市場化進程完成。隨著民營銀行、股票、債券發行等準入的放松,資金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深入。隨著人民銀行利率走廊建設、資本賬戶管制的放松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推進,利率管理的市場化程度不斷提升,市場化涉及的范圍不斷擴大。
2、利率開始真實反映全面的資金供求狀況并主導資金的配置。貨幣政策趨向寬松,市場名義綜合融資成本有所下降。多次降息降準,引導同業、貸款、債券、票據等各類資金成本持續下行,理財等收益也有所降低。但以PPI衡量的物價也在下行,使得實際利率仍在高位。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萎縮、風險不斷暴露,抑制了寬松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
3、央行調控工具不斷創新。信貸質押再貸款拓寬了再貸款的質押品范圍,提高了央行數量調控工具的靈活性。考慮到當前信貸資產證券化仍有條不紊地推進,銀行信貸需求的下降,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并不會帶來基礎貨幣的過多投放。央行價格型、數量型調控工具不斷創新增多,提高了我國防范金融風險,更有針對性的宏觀調控的能力和靈活性。
亞投行
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在京簽署,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財長或授權代表出席了簽署儀式。7月6日,中國政府正式提名金立群為亞投行候任行長中方候選人,8月25日,亞投行各意向創始成員國以共識方式推選金立群為亞投行候任行長。12月25日,亞投行正式成立。
陳道富:亞投行是實現“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以中國理念為主整合世界資源,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平臺。亞投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數量眾多,國家發展程度差異大,擁有不同的文化和理念,協定的簽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突顯了中國的影響力和協調能力。中國開始在國際舞臺發揮自主作用,正從國際棋盤的棋子向棋手轉變。
亞投行前景光明,正式成立只是良好的開始,未來的路任重而道遠。在具體的業務中整合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文化和發展理念的工作考驗中國的擔當和智慧,世界也將從這一窗口,從具體行動觀察中國。世界處于重大變革時期,亞洲經濟增長的路并不清晰和平坦,亞投行的設立有助于凝聚全球的力量,以亞洲的視角和方式,關注亞洲的崛起和發展,通過推動亞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亞洲共同發展。
南北車合并
6月8日,南北車完成合并,并以中國中車名義掛牌。合并后的中國中車不僅將成為全球高鐵技術的最大供應商,更將鞏固合并后的中車作為全球最大軌道運輸設備制造商的地位,央企合并同類項式的重組受到市場廣泛關注。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公布,這份新時期指導和推進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的“神秘面紗”終于揭開,標志著新一輪國企改革大幕拉開。之后,國企改革9個配套文件相繼出臺,預計還有10個配套文件陸續發布。
任澤平:國企改革是中國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改革的關鍵是提升企業的治理效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未來國企改革涉及的主要內容可能包括: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中央企業董事會董事評價辦法;中央企業分類考核實施;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范國有資產流失;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健全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系和制度;國有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國有企業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鼓勵和規范國有企業投資項目引入非國有資本的指導意見;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國有產權交易流轉監管辦法和實施細則等。
預計此輪國企改革有六大亮點:一是國企分類監管,按功能劃分,實行國有企業分類監管,不同類型的國企將有不同的考核標準;二是國資管理變國資委、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經營性國企三級架構,國資委將成為純粹監管者,與出資者職能的分離;三是經營性國企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載體;四是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有望取得突破;五是國企資產證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深度嵌合;六是資本市場將是支撐國企改革重要力量。提高國企的證券化率,可以改善國企的財務結構,并為國資劃撥社保打下基礎。多省都給出了國企證券化率的具體目標。(孔偉孫璐璐程丹許巖張司南梁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