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至12月21日,中央經濟會議在京舉行,較之以往兩到三天結束會議,本次會議總共用了四天。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2016年則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會議公告指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既是對明年經濟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對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部署。”
會議明確了2016年經濟五大任務: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擴大有效供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五大任務的實現,需要以供給側改革為核心。
1中高速增長
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是對下一年經濟政策的全面布局。2016年,又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此次會議對開局形勢定下總基調:“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邁進,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大局總體穩定。”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9%。11月初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今后五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仍處在一個探底的過程中。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分析,財政政策將是支撐短期經濟增長的關鍵,“2016年將財政赤字率提高至3%以上。這意味著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將超萬億、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規模也可能達萬億。”
2供給側改革
“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會議公告顯示。
中央對新常態下的具體工作做了詳細描述,體現為“十大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引導市場行為和社會心理預期;更加注重加減乘除并舉;更加注重以人為核心;更加注重人口經濟和資源環境空間均衡;更加注重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更加注重對特定人群特殊困難的精準幫扶;更加注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加注重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
其中,尤以供給側改革為重,幾乎涵蓋其他各項改革的措施,并將其作為相當一段時間內的主要方向:“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p>
什么是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是與需求側相對應的經濟學概念。需求側,主要是投資、消費、出口,又稱之為“三駕馬車”。而供給側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分析,結構性改革通常旨在改善要素市場的功能和生產率,換言之是更多地關注供給面要素,如人力資本、實物資本、土地和資源,以改進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也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汪濤認為,當下中國的供給側改革將主要包括三方面:培育新供給,包括促進公共事業、服務業、多元化和高質量消費品等存在供給瓶頸、但需求尚未被滿足的行業的投資和供給;提高企業效率,促進創新、增加研發支出、降低稅費等各種企業成本;國企改革和企業重組,清理過剩產能、關停僵尸企業。
在政策面,汪濤認為,減稅、國企改革、產業扶持政策、簡政放權,降低部分行業準入門檻、戶籍和社保改革等都屬于供給側改革范疇。
3去庫存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化解房地產庫存”列為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任務之一。市場對此極為關注,各地政府在去庫存中還能做什么?開發商能把高企的房價降下來嗎?
房地產去庫存,就是要讓更多的住房被市場消化掉、被消費者買走。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近7億平方米,而去年同期還不足6億平方米,一年陡增1億平方米,創歷史新高。
雖然庫存高企,但房價仍有攀升趨勢。國家統計局12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為33個和40個,分別比上月增加6個和2個。
本次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但房價能不能降,一方面要看開發商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還要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據媒體報道,一些三四線城市已率先推出去庫存措施。河南、安徽、福建、甘肅、浙江、云南、江西、四川等地的多個市縣均推出了補貼、稅費減免、公積金異地貸款等優惠政策,以及針對農民進城買房的一些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公租房擴大到非戶籍人口、允許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就業地落戶、幫農民進城買房等措施已經提上了日程。
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房地產福利化也是解決現有庫存問題的一個出路,包括通過衛星城的建設吸納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以政策傾斜吸引農村人口進城買房、擴大公租房等社會保障的覆蓋人群等。
“目前政府內部似乎已經形成了共識,認為有必要通過支持房地產市場來防止經濟硬著陸。雖然決策層已經放松了部分房地產政策、推動銷售回暖,但去庫存仍需時日,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汪濤說。
4去產能
針對產能過剩,此次會議強調,積極穩妥化解產能過剩。
“大量落后產能的存在,擠占了許多生產要素和資源,尤其是金融資源?!敝袊嗣翊髮W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在一些過剩行業中,效率低、負債高的企業占用了大量信貸資源,而銀行擔心信貸風險還不得不給予續貸和更多支持。另一邊,行業內效率高、負債率低的企業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支持。
公告明確提出,淘汰落后產能,“要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這對金融業會有什么影響?
對此,浙商銀行分析,“企業兼并重組,以及提高企業直接融資占比,這些都是圍繞債轉股、發展資本市場的配套政策??梢灶A見,中國銀行業的混業經營時代、投資銀行時代即將到來,將深遠影響銀行的業務結構、盈利模式、收入結構和風控機制?!?/p>
國企改革一直被認為是去產能的關鍵,會議公告指出,“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p>
財政部財科所公共資產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認為,“加快國有資產的資本化、證券化,就必須依托資本市場,這包括證券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p>
但陶冬認為,無論是國企改革還是去產能,難度都極大,“消化過剩產能講了五年、國企改革講了三年,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在于既得利益的掣肘?!?/p>
5去杠桿
去杠桿是五大任務之一。
“去杠桿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而去杠桿,一方面要限制負債總量;另一方要提高權益資本的比重,擴大自有資金的規模。為此,必須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
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有具體部署: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支持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完善相關法律規則,推動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即俗稱的特殊VIE,海外公司回國必須重拆VIE)在境內上市;增加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研究推出向創業板轉板(即從場外到場內)試點;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在豐富直接融資工具方面,會議提出,積極發展項目收益債及可轉換債券、永續票據等股債結合產品,推進基礎設施資產證券化試點,規范發展網絡借貸,同時簡化境內企業境外融資核準。
在促進投融資均衡發展方面,會議提出,逐步擴大保險保障資金在資本市場的投資,規范發展信托、銀行理財等投融資功能,發展創投、天使投資等私募基金。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