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12月25日電(記者楊溢仁)本周,銀行間現券市場延續了整體向好的走勢,各券種收益率仍以下行為主。
尤以利率市場來看,截至12月24日收盤,銀行間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改回調趨勢,較前個交易日再下5BP,行至2.80%一線,創下2009年1月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當日國開行金融債曲線收益率中長端亦整體下行5-8BP;政策性金融債曲線(農發行和進出口行)除個別期限外,收益率總體回落達5-7BP。
在業內人士看來,本輪“歷史最長”的債券牛市并未結束,利率新低之后還有新低,2016年的慢牛行情依舊值得期待。
事實上,對現階段的債市而言,來自基本面的支撐依然相當牢固。
“我們認為,雖然當前宏觀增長層面數據出現了暫時的企穩跡象,但并未釋放出見底的信號。2016年指望經濟增長出現環比持續反彈恐怕有一定的難度,而脈沖式政策刺激頂多帶來擾動而已,較難改變在供給調整和投資減速影響下繼續下降的趨勢。”國泰君安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如是稱。
不僅如此,現階段微觀企業的業績同樣不容樂觀。就2015年工業企業利潤和收入的環比增速分析,不考慮受到股市影響的投資收益波動,其基本維持在零增長附近。而自2007年開始一直上升的資產負債率當前則出現了回落跡象,“宏觀缺增長”對應的是“微觀缺融資”,即微觀企業整體面臨著“去杠桿”的壓力。
業界普遍認為,隨著宏觀增長和微觀效益的持續下降,未來企業所能承受的“融資成本”(對應于債券的利率)也一定會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
“當然,除了基本面以外,來自資金面的支持同樣不可忽視。”一位商行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家經濟疲軟、產能出清未完、房地產周期性下行無明顯好轉、經濟通縮持續,加之信用違約出現以及機構風險偏好下降和非標治理,以上種種因素均迫使央行持續出臺貨幣寬松政策以緩釋經濟下行的壓力,而市場對降準、降息的預期,也進一步驅動了債市收益率的下行。”
來自東北證券的研究觀點判斷,后續貨幣市場利率中樞下移仍會是大勢所趨,下行空間料在30-50BP。屆時,7天期回購利率有望回落到2%以下的水平,而貨幣市場利率的下行將帶動債券收益率繼續下探,利好債牛延續。
綜合來看,若考慮社會融資成本降低的迫切需求,以及通貨膨脹低位和宏觀經濟低迷等種種情況,則未來利率中樞下移將是大趨勢。特別是在財政寬松及貨幣寬松的雙作用下,預計明年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中樞會落在2.9%-3.2%的區間,收益率下限為2.5%-2.7%。
回到利率債的投資策略選擇上,受訪的多位券商研究員建議,交易盤方面,1-3年期的短久期國債及國開債是較不錯的交易品種,可配合國債期貨進行波段操作,控制債券組合風險。對于配置盤而言,綜合考慮稅收成本和資本占用因素,國債和地方政府債仍是較為優質的配置資產,尤其是地方債,隨著發行利率的市場化,其配置價值將逐漸凸顯,建議配置盤重點關注。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