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長春市三環路附近在大貨車與小型轎車之間發生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2015年11月7日,在長春汽車區大洲廣場環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引起了現場交警的格外注意,在將事件移交當地公安機關后,一個靠“玩命”構筑的“碰瓷”黑色利益鏈漸漸浮出水面……
這個團伙成員超過20人,作案數百起,目前已抓獲團伙成員20人,另有4人被網上追逃,而能核實的案件目前只有40多起。
追查>>>
交通事故事發蹊蹺
勘查交警格外“關注”
2015年11月7日3時,長春汽車區大洲廣場環路,一輛重載掛車在駛離廣場時與一同向右轉彎的轎車相撞,轎車左前部損壞嚴重。
交警在現場勘查時,貨車司機回憶:其在彎道行駛時對肇事轎車毫無察覺,駛出廣場幾百米后被其追上告知事故一事,事發蹊蹺。
此后交警發現,轎車側面刮痕系從前向后愈發嚴重,顯示轎車是從貨車后面追趕所致。進一步調查得知,該轎車今年以來數次肇事,且多為在城市外圍環路與載重貨車相撞。
多處疑點直接指向該起事故很可能系故意為之,案件很快被移交到長春市公安局汽開分局刑警大隊。
審訊時發現漏洞
司機承認“碰瓷”12起
從交警到刑警,環境的“升格”,讓警方于11月7日凌晨帶回訊問的轎車駕駛員吳某濤及同車人員趙某遠、徐某超惶恐不已,面對民警的詢問和調查,他們更是漏洞百出,最終承認了合伙“碰瓷”敲詐貨車司機12起的事實。
“我碰得不熟練,剛開始干,再說車也破,賠不了多少錢。我們是從高某原和高某宇兩兄弟那學來的,他們算是我們入行的‘老師’!”吳某濤的供述讓辦案民警意識到此類案件很可能涉及面會很廣。
這是一個鏈條,更是一個圈子。其中涉案人不會少,他們制造的事故更不會少。具有豐富偵查經驗的長春市公安局汽開分局局長劉宏偉責成刑警大隊成立專案組,專案經營,一追到底。
專案組民警經過連續偵查,于11月7日上午抓獲高某原、高某宇以及二人的堂兄弟高某飛、高某雷,同案嫌疑人高某原的大舅哥張某忠和另一成員孫某軍。
揭秘>>>
專找全險大貨車“碰瓷” 作案車輛有五六輛
“親兄弟,明算賬,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和基于親緣關系的聯盟讓團伙看起來結構穩定。“干起活來”也得心應手,高某原等兄弟之所以被人奉為“老師”,源于其“見多識廣”。他們從出租車開始練手“碰瓷”到購買二手的福特、奔騰、本田、比亞迪、捷達等多種型號轎車有組織分期分批“碰瓷”,不知不覺中好像完成了“碰瓷”“產業化”。據供述,這個“碰瓷”團伙,經常使用的車輛就達五六輛。
到哪去碰?怎么碰?找誰碰?對此,他們都如數家珍,毫不隱諱。涉案人員在供述中稱,“我們碰得比較‘講究’,從來不訛人,專找大貨車碰,基本是全額保險!”
“多數選擇在夜間,在外環路碰,有人專門駕車,有人負責處理事故,有人負責‘上托’。”
“找關系定損,按照全新換件,到時能對付用就不換,反正轎車對我們來說就是用來撞的工具,這樣就能弄到錢。”
東北三省走一路碰一路 獲利最多一次3萬元
據了解,在這個不能稱為行業的行業里,也有遵守的“規矩”,雖然結構穩定但組合自由,結伙外出作案但各自尋找目標,自己賺自己組合里的那份錢。
就這樣,他們組團駕駛多輛車走遍了遼寧、黑龍江、吉林省大小城市,走一路碰一路,走到哪碰到哪,只要有機會就碰。
“去掉修車費用,駕駛員分20%的利潤;車主分40%,其他人30%,剩下的吃喝。”
而如果沒有合適的“碰瓷”對象時,他們也會“自己互碰”,這樣情況,他們照樣能夠騙到保險公司的保費。
據團伙成員供述,他們通過“碰瓷”獲利最多的一次是3萬元,作案地點是沈陽。
團伙中有“碰瓷大師” 每次都是對方全責
都說車禍猛于虎,可這樣一群人卻在虎口中游走,車可以不顧,如何能保證人身安全?
民警在辦案中得知,在他們這個團伙中,提到馬某水,所有人都對他豎起大拇指。如果說高某原是很多嫌疑人口中的“老師”,那馬某水絕對堪稱“大師”。因為他玩的都是“技術活”,每次碰瓷都由他親自駕車完成最關鍵的一碰。
“他能把車撞得稀里嘩啦,零件掉一地,人啥事都沒有,交警一看就是對方全部責任,別人做不到!”這已成為團伙成員間的共識。
涉案人員在供述中曾稱,即使是“碰瓷”轎車的氣囊都彈出來,駕駛員也不會有事。
同時,每次碰撞完成后都會讓前面貨車行駛一段,嫌疑人在車內換駕駛員后再追上去,這樣前車就成了“肇事逃逸”,在交警面前都會以“不同的面孔”出現,以免警察懷疑。
在團伙中被稱為“大師”的馬某水,自己有一輛較好的車,但他從來不會開自己車去“碰瓷”,即使駕車碰完瓷,也會立即坐到副駕駛上,承擔起盯前車司機的工作,這也就避免了與警察見面。
高價定損劣件維修 修配廠入股利潤最大化
為了快速修理受損后的車輛,同時也減少長期高頻次修車帶來的懷疑,吳某濤、高某原等人在長春市綠園區找到開汽車修配廠的黃某龍,幾次交往過后黃某龍就看出了玄機,覺得干這個來錢快,于是找到朋友徐某軍、開水泥運輸車的莫某峰,用自己的車開始碰瓷敲詐、騙取保險賠付款。
民警辦案過程中發現,修配廠的電腦里真實記錄著每一次修車情況。從2014年11月份到2015年11月份,這個團伙常使用的五六輛車中,一輛車最多修理100多次,最少的也有60多次,總計下來共有幾百次之多。
“開始的時候,黃某龍給這個團伙虛開發票,團伙成員從而得到最大利潤!”辦案民警介紹,黃某龍看出玄機后,也加入他們這個團伙。
據介紹,在黃某龍的修配廠里,還有一個比較專業的鈑金大工,遇同類事件時,這個大工就會“建議”保險定損員,修車要花多少錢。“比如說,這個車定損2萬元,而他們就花了2000元修好了,用的零件也都是劣質零件!”辦案民警稱,這樣的手段,就實現了作案團伙的利潤最大化。
抓捕
辦案民警利用7天時間
繪制出“案情脈絡表”
通過警方的努力,截止到2015年12月23日,專案組抓獲該團伙成員20人,其中刑事拘留14人,取保候審6人,另有4人被網上追逃。目前,由該團伙作案能夠核實的碰瓷案件40多起。由于受害人大都為外地途經長春的駕駛員,所以,案件核實起來比較麻煩。還有的駕駛員在接到警方電話后,因為已經走過保險,他們也不配合。
據了解,在逃4人中,就包括“大師”馬某水和修配廠負責人黃某龍。
為了偵破此案,辦案民警從11月7日凌晨抓獲的3人著手,也是從那時開始,一直連續7天每天都繪制“11·7團伙‘碰瓷’案人員組織結構圖”。民警稱,這張圖就是他們辦案的“案情脈絡表”。
11月7日凌晨,抓獲吳、趙、徐三人;11月7日白天,抓獲吳、高、張等5人;11月8日,抓獲黃、孫等人……
在辦案民警手中,除了那張由6頁A3紙粘貼而成的“脈絡表”外,還有4本均厚達5厘米的卷宗。
民警在辦案中發現,團伙成員大都是從事機動車維修工作,在機動車定損和維修方面都有著一定的經驗。
提醒
大貨司機意識到被“碰瓷”
要先報交警再報派出所
“碰瓷”團伙覆滅了固然讓民警欣慰,但通過這個團伙專案組民警都反思一個問題,這個團伙為什么能作案上百起?
究其原因被敲詐的司機多為外地人,車輛又大都為全險,賠錢主要是保險公司拿錢,雖然很多被害人對發生的事故質疑過,最后因為不是自己拿錢的心理縱容了犯罪分子一次次伸出黑手。
在此,辦案民警也提醒廣大駕駛員,目前,“酒后碰瓷”較多,他們直接要現金,根本不報警,這種案件屬于敲詐勒索。而行人“碰瓷”則要根據現場情況而定。
“大貨司機如果意識被‘碰瓷’,要先報交警,然后再報派出所!”辦案民警表示,有些大貨司機在事后都因保險公司理賠,他們又拉載貨物,即使懷疑,也沒有時間深入了解此事,再加之大貨車行駛過程中盲點較多,也成了不法分子下手的對象。
本組稿件 記者 周東魁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