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木興/制圖
有準媽媽希望廣東能配套出臺延長產假的規定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下稱草案)如獲通過,“全面兩孩”元旦開始即可實施。草案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符合生二孩條件的家庭普天同慶十分開心,但晚婚晚育者、獨生子女們卻因少了一些福利甚是憂愁。
其中最受關注的要數草案中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如果晚育,只生育一個,產假就整整要比原先少了50天呢!”懷孕8個月的廣州海珠區的市民盧女士吐槽:“快生了就面臨獨生子女假和晚育假被取消,誰來關注下頭胎的產假呢?”她希望廣東落地政策時,能出臺延長產假的規定。
統籌: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采寫: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黎楚君 周聰 盧佳 謝源源
產假
晚育生頭胎產假少了50天
根據現行《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職工實行晚婚(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增加婚假10日;實行晚育(女23周歲后懷孕生育第一個子女)的,增加產假15日。另外,本省戶籍獨生子女父母,產婦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35日的產假。換言之,晚育生投胎額外有50天產假。
家住廣州越秀區的孫女士已經離預產期還有兩個月,她這兩天最為關注的是,來得及享受政策末班車嗎?
盧女士目前正懷孕第一胎,預產期在明年2月底,“10月放開二孩的消息出來以后,就不斷有朋友提醒我,可能很快就沒有獨生子女獎勵了。現在看起來,的確挺擔心趕不上政策末班車。35天的額外產假啊,如果剛好錯失了還是挺郁悶的。”
昨日下午,坐不住的盧女士專程到所在街道辦詢問相關情況。該街道計生辦主任表示,目前獨生子女證仍如常辦理,至于將持續到什么時候,“這真的不好說,要看廣州市什么時候落實政策”。
不過,該計生辦主任認為盧女士不需太過擔心。其認為,目前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是源于此前國家提倡只生育一孩,因此生育二孩時并不能享受額外產假和補貼。現在國家提倡生育二孩,那么意味著可能將來生二孩也能和生一孩有同等待遇,有額外產假、補貼或者相關獎勵。“所以,取消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未必就一定是對一孩待遇減少了,也有可能是將此前對獨生子女父母的獎勵擴大化,惠及二孩父母”。
此外,其表示目前離政策落實還有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的推行時間也不一,只要廣東省仍未正式實施,過渡期內符合條件的獨生子女父母仍可以享受相關獎勵。其回憶,以當年啟動單獨二孩為例,中央于2013年11月啟動政策,廣東省在2014年3月底正式實施,中間就隔了約4個月。
辦證
辦獨生子女光榮證者增多
為了多休35天的獨生子女假,一些正好在政策過渡期生育的產婦搶著前往計生部門申領獨生子女光榮證。
新快報記者從廣州海珠區赤崗街道計生部門了解到,近日來辦理獨生子女證的人數的確有所增加,不過,由于這樣的人群有限,所以增幅并不十分明顯;而群眾辦理獨生子女光榮證備案的情況則明顯有所增加。不過,該人員解釋,這主要是因為機團單位不再負責辦理,原在機團單位辦理光榮證的都要到戶籍地街道備案。
海珠區濱江街道計生部門人員也表示近期來辦理獨生子女證的有增長。但其強調,其實早在今年10月29日公布將全面放開二孩消息之前,廣州市相關部門就曾下發任務要求街道對符合辦理獨生子女證的市民進行梳理備案,這也直接導致辦理人數增多。“當然,不排除有一些的確是想趕在新政策落地之前,享受舊政策末班車的市民”。
獨生子女方面的福利取消,也牽動了一些生育了獨生子女父母的心,番禺區洛浦街計生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日前來補辦獨生子女證的多了很多,主要是超齡的、60多歲的人來辦,他們擔心以后拿不到補貼。該負責人介紹,洛浦街計生辦設有5個窗口,雖然辦理的人數激增,但不會出現排隊,應付不來的情況。
征費
需繳未繳撫養費者仍得交
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到來,專家對于社會撫養費的修訂,爭議很大。一直推動社會撫養費公開的知名律師吳有水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就明確表示,希望取消社會撫養費,已經生育了二孩,但未繳交撫養費的不應當再征收。
也有專家認為,是否取消社會撫養費需視國情而定。中國人口基數仍很大,計劃生育政策還需保留,以防止人口膨脹。社會撫養費征收制度是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手段,對制約違法生育、規范生育秩序起到積極作用。
廣州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由于目前國家及省級立法尚未最終確定,廣州至今仍按原廣東省計劃生育管理條例進行管理。原本因違反計生政策而需繳交社會撫養費的家庭,在全面放開二孩后仍需繼續繳交。
不過,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多個社區居委會了解到,目前社會撫養費的征繳與往常一樣,維持不變,赤崗街道和濱江街道計生部門人員表示,目前仍然按照市、區有關社會撫養費征收法規嚴格依法征收,無趕征、搶征等情況發生。
也有街道計生辦人員透露,其實和市民一樣,目前基層計生部門也抱著觀望態度,“畢竟現在是過渡期,具體政策還不明朗,上級部門的意思是,對這段時期內該征收撫養費的群眾,先不著急征收,等到具體政策落實了再按政策執行”。
婚假
晚婚假真是23天變3天?
別那么悲觀,廣東或只會少10天
長期以來,大部分符合晚婚政策的職工都擁有較長的假期享受新婚的喜悅。不過草案一出,有媒體解讀元旦后"晚婚假取消,假期將從23天變3天",引來大批大齡青年哀嚎一片。有的表示要搶在元旦前結婚,有的感嘆"婚不逢時"。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國家規定的常規的婚假不過1~3天,另外去年3月新修訂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仍然明確,職工實行晚婚的,增加婚假10日;實行晚育的,增加產假15日。城鎮其他人員實行晚婚、晚育的,可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表揚和獎勵。由此,如果廣東省人大依據全國人大計生法修正案草案的精神刪除對晚婚獎勵的規定,未來廣東"晚婚"新人結婚或少10天婚假。
因婚假"縮水"考慮元旦前結婚
看到網上流傳的婚假縮短消息時,在蘿崗上班的市民徐小姐正與男友約會。"我們真的考慮要不要馬上領證",她告訴記者。徐小姐目前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與男朋友感情穩定,曾考慮半年后領證結婚。看到網上有消息說政策修改后婚假可能從"23天變為3天",她震驚之余馬上把消息告知了身旁的男友。"他對我說,要不要我們先把證領了。"徐小姐笑稱,男友打算先領證再求婚,她當時說不愿意。
實際上,額外的婚假使徐小姐非常動心。平日里,她就喜歡趁著假期到處旅行,想到結婚后連蜜月的假期也沒有,她直言非常崩潰。回到工作單位,她仔細向負責人力資源的同事求證,被告知一般婚假確為3天,在廣東,如果晚婚則一共可多休10天,晚婚假有13天。
不過,結婚真不是想結就能結。徐小姐想起,家里的戶口本因為堂弟報名高考的原因上交,短期內拿不回來。"讓我徹底斷了念想吧",她告訴記者,即使決定結婚,也未必能擠得上在民政局登記。"有閨蜜之前打算平安夜登記,也沒法順利預約到時間。"安慰自己的同時,徐小姐希望取消晚婚額外婚假之后,能延長正常的婚假,讓自己未來有個"甜蜜"的結婚記憶。
"為了趕上最后一波長婚假,逼得我要在本月31號前扯證啊!"12月21日,陳女士在朋友圈里感嘆。在同事的眼里,陳女士已經結婚了,只是婚假還沒有休。其實她因為戶口簿沒有更新地址,與身份證不符合,所以一直沒有領到結婚證。聽說有可能要取消晚婚長假福利,她一下子著急起來。
獨生高齡單身族直言"再受傷"
一直保持單身狀態的陳小姐今年已經38歲,身為國家第一代獨生子女,她稱,"我眼睜睜看著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全面二孩這些政策出臺,獨生子女的光環和福利一點點消失,最郁悶的是,自己目前仍然單身。"她在朋友圈轉發了婚假縮短的消息后,調侃說消息堅定了自己單身的信念。"我可是響應政策晚婚的!"陳小姐打趣說," 一直覺得晚婚晚育是光榮的事情,也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婚育觀:先立業后成家,如今政策鼓勵生育二孩,不再獎勵晚育了,像我這種反應遲鈍的人,一孩還沒生,情何以堪哪。"她賭氣說:"連結婚都不能放假,不結算了。"
隨著近年"二孩"政策逐漸松綁,一直以自己是"獨生子女"為豪的李小姐表示,"優越感"少了許多。她說,"雙獨二孩""單獨二孩"的時候,獨生子女還有自己的"小特權"。"現在大家都可以生兩個孩子了,我怎么慘到多休一點婚假也不行?"李小姐大吐苦水,表示自己"再次受傷"。
■知多D
中國計劃生育大事記
●1971年7月
國務院批轉《關于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報告》,把控制人口增長的指標首次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
●1980年9月
中央發表《關于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
●1982年9月
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
●1991年5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于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明確貫徹現行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2002年9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施行。
●2013年11月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2013年12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見》。
●2015年10月
為適應我國人口發展出現的重大轉折性變化,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做出了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決策部署。
相關新聞
趕在元旦前結婚者不多
婚姻登記處未現結婚潮
會否有市民為搶休"10天晚婚假"趕著結婚呢?昨日,新快報記者走訪廣州市婚姻登記處進行了解,但并沒有發現人流劇增。婚姻登記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前來辦理婚姻登記的人數與往日相當。記者在網上查詢婚姻登記預約情況,到12月31日基本每天每個時段均可預約結婚。
昨日上午,記者走訪廣州多個婚姻登記處,并沒有看到"朋友圈"中為假期而前來辦理結婚證的人潮。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天前來辦理的人流與往日基本相當,并沒有扎堆辦理的情況出現。"隨后,記者上午查詢廣州市婚姻登記預約情況,從22日到31日,基本每天每個時段均可預約辦理結婚登記。
"結婚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也不能單單為了一個婚假而結婚。"一對前來辦理婚姻登記的新人告訴記者,兩人相識4年,如今"拉埋天窗"也是覺得年齡不小了,而并非考慮到明年1月1日起政策將變。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