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掛牌新三板融資
天星資本是PE掛牌新三板潮流的最新案例。上周,這家“PE新貴”公布《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同意掛牌的函》。在同日公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天星資本表示:“公司目前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成立時間比較短,公司自身融資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寬,資金成本較高。在本次掛牌后,公司的資本規模、融資能力將得到改善,對公司生產規模的擴張、業務的拓展起到支撐作用,有利于提升公司整體的競爭力。”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解決融資問題是PE機構發放掛牌新三板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投中研究院認為,從PE機構自身來說,一方面基金前期投資項目退出困難,投資者信心不足,影響到募資;另一方面,隨著PE機構管理基金規模越來越大以及拓展并購基金、收購牌照業務等新業務的拓展,這些本身會造成一個很大的資金缺口;再者,由于多數基金未經歷完整周期,機構投資者難對其進行有效評估。從投資機構來看,目前我國機構投資者不成熟,各種限制如政策、管理人員考核機制、管理人員任期等阻礙了機構投資者對PE的資產配置。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相比此前PE機構需要耗費大量精力四處路演吸引資金,掛牌后PE通過定向增發就能較為便捷獲得大量資金。例如最早登陸新三板的九鼎投資,在2014年4月掛牌時采用“掛牌即定增”的模式募集資金35.37億元,又于同年8月進行規模為22.5億元的第二次增資;今年5月份,九鼎投資更是宣布以單價15-25元向不超過35家投資者發行5億新股,募集75億到125億元,11月2日,九鼎投資發布公告表示完成這筆規模為100億元的資金募集。更值得關注的是,就在第二天,九鼎投資控股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優博創發布最高300億元的融資公告,稱“將依托股東和管理團隊歷史積累的資產管理經驗和資源,聚焦于不良資產收購和處置、債權及夾層產品投資、互聯網金融和母基金等業務領域”,加快推動公司主營業務轉型。12月15日,優博創發布公告表示,已經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九信資產”。
另外一家掛牌較早的PE中科招商,在2014年掛牌時通過定增募集近50億元資金后,于今年上半年又進行三輪定增,融資規模達到90.37億元。9月初,中科招商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將在條件成熟時以27元/股的價格啟動再融資,融資規模不超過300億元。就在市場為之嘩然的時候,11月3日,中科招商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將發行合計90億元的公司債券。
在張華看來,通過掛牌新三板以自有資金的形式募集,不僅資金成本低,募集速度快,而且投資更為靈活。他說,如果以基金的形式募集,產品到期后就必須退出,有可能會錯失最優的退出時機,但如果是以公眾公司自有資金的形式投資,投資期較為靈活,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投資業績。
此外,投中研究院認為,PE掛牌新三板潮起的原因還包括以下幾方面原因,其一是LP退出訴求強烈。由于IPO發行緩慢,PE機構所募基金面臨到期所投項目卻無法按時退出;同時,多數本土PE機構面臨LP份額流動性問題,難以通過PE二級市場轉讓,亟須建立新的LP份額流動轉讓機制。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此前一些PE在掛牌后,將LP所持有基金份額權益悉數轉換為持有掛牌公司的股份權益,如此一來這些投資人就變成PE公司的股東,可以通過減持股權的方式獲利退出。其二是借助掛牌新三板搭建完善的激勵機制鞏固投資團隊的穩定性,提升PE機構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可以利用新三板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倒逼公司改善治理結構。其三是PE主板上市更為不易。
開拓PE業務新藍海
對于張華而言,新三板的魅力還在于其擁有大量創新成長型公司。他說,登陸新三板有助于其公司進一步拓展對這些公司的投融資業務。
事實上,新三板已成為PE的重要業務領域。近期,清科研究中心發布報告表示,今年前11個月,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新募基金數量達到1,975只,是2014年全年募資案例數的4.41倍,共募集868.98億美元,是2014年全年募資額的1.38倍。2015年前11月的PE投資依然以成長資本為主,2,587起投資案例中有2,251起案例的投資策略為成長資本,占比達到87.0%,其中有30%為新三板投資。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新三板和定增市場火熱助推PE投資額攀升。與此同時,新三板亦給了PE機構退出的新選擇。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5年前11月,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共計實現退出1,353筆,其中新三板退出案例數達到551筆,IPO退出案例247筆。
隨著相關機制的完善和政策逐步落地,一些PE公司已經將新三板視為新的業務藍海。例如,老牌PE信中利已大力拓展新三板業務,硅谷天堂則根據“PE+上市公司”模式開辟“PE+新三板”業務。憑借新三板業務快速崛起的天星資本在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表示,加快推進對新三板企業的股權投資業務布局,進一步鞏固公司作為“新三板投資領軍機構”的優勢地位,力爭在2015年底公司投資企業家數達到800家左右,2016年公司投資企業家數達到1500家左右。天星資本表示:“公司致力于以新三板為切入點,從已掛牌及擬掛牌企業的股權投資業務入手,將業務逐步拓展至創業板、中小板、主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
天星資本合伙人、首席風控官蔡志明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高度市場化的新三板對投資者的專業性提出更高要求,打開了股權投資的增值空間。同時,新三板擁有大量創業創新型企業,獲得新三板中的優秀資源有助于并購業務的拓展。
被重構的PE江湖
實際上,新三板不僅打開了PE的業務藍海,更是在重構著PE江湖,行業的分化與洗牌由此來拉開序幕。
張華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VC/PE公司登陸新三板,股權投資行業以往較為私密的管理規模、利潤率等業績指標將透明化,有助于行業的規范發展,也將使業績優秀的機構脫穎而出。他說:“投資機構只有一項核心業績指標,即投資回報率。隨著信息披露透明,業績好的公司會越做越大,這將導致VC/PE行業的洗牌,甚至黑馬逆襲。
更讓張華關注的是,從已有的新三板掛牌VC/PE機構的經驗來看,一旦掛牌,公司的融資規模將大幅擴大,發展速度顯著加快,發展模式與戰略布局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進而加速了PE行業的分化。
九鼎投資便是一個典型案例。去年4月登陸新三板后,九鼎投資已累計融資過百億元。憑借著強大的資本實力,這家PE公司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設立九泰基金進軍公募基金領域,設立北京黑馬自強投資有限公司進軍個人風投領域,收購天源證券51%的股權進軍證券行業,收購華海期貨100%股權進入期貨領域,收購中捷保險經紀股份公司100%股權進軍保險領域,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5月九鼎投資出資41.5億元收購中江集團100%的股權,從而持有A股上市公司中江地產約72%的股權,并最終實現PE業務的間接上市。12月22日晚間,九鼎投資發布公告,擬將中江地產名稱變更為九鼎投資。
轉型金控平臺正是PE掛牌新三板后的一個發展方向。除了九鼎投資外,剛剛掛牌不久的天星資本亦表示,將依托新三板投資業務,采取并購、控股、參股等形式,逐步取得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期貨、租賃等金融牌照。
中科招商則是另外一種發展模式。這家老牌PE登陸新三板“手握重金”后,開始大舉進入A股二級市場,特別是在股災期間接連舉牌16家A股上市公司,引發市場矚目。中科招商董事長單祥雙對媒體表示,中科招商要打造上市公司集群,舉牌不會停,未來五年中科招商投資的上市公司遠遠不只50家,上百家甚至更多。單祥雙對于中科招商的規劃是打造資本的中科招商、產業的中科招商、平臺的中科招商、網絡的中科招商和國際的中科招商,屆時,中科招商已不僅僅是一家PE機構而是一個集線上線下、國內國際、人才、產業、市場資源于一身的開放生態圈。中科招商通過參控股一批上市公司,使其成為中科招商將來實施產業整合及投資的新平臺,而上市公司進行PE投資比傳統PE投資擁有更大的優勢,包括專業優勢、資源優勢、上下游產業優勢,市場優勢,最終把上市公司集群構建成產業的中科招商。
“你看,以前九鼎是做PE的,但現在PE業務成了它的孫公司;以前中科招商也是做PE的,但現在開始在二級市場大舉圍獵。”張華感慨,“如果沒有新三板,PE行業就沒有如此大的變化”。
張華清楚的認識到,PE的江湖已然生變。他坦言,公司已經在調研新業務了,掛牌新三板后,公司在堅持原有業務的基礎上向公募基金等領域布局。(劉夏村)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