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烏木
長約4米重達數百斤 是新建區劉先生在老家的一條河里挖出來的
本報訊 江南都市報記者吳劍鋒、實習生劉瀅攝影報道:近日,新建區的劉先生為自己發現的一根疑似烏木,高興得合不攏嘴。12月15日,記者在他的帶領下,見識了這根木頭的真容。
記者看到,這根木料木質堅硬,被鋸掉一塊后,里面仍顯烏黑,散發出淡淡的木香氣?!伴L約4米,寬約0.5米,差不多有600斤,需要4個成年人才能抬動這塊木料。”劉先生指著這塊木頭稱,這是他在老家新建區流湖鎮大崗村的一條河邊發現的,當時見河床上有一小截枯木裸露在水中,覺得與平時看到的枯木有些許不同,湊近看了顏色和材質之后,覺得很可能是烏木。于是,他請了6個人將這塊木頭挖出來搬回了家中。但劉先生不知道這根木頭到底是不是烏木,價值又有多大,所以很想請相關專家鑒定。
對此,省林科院有關專家稱,烏木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將地上植物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處,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炭化過程而形成。烏木因年代、樹種、炭化度和保存程度等的不同,市場價值又有不同。因此,劉先生所持的這根木頭還需作進一步鑒定。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