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廣西梧州、新疆沙灣——這三個相隔十萬八千里的地方,最近因為三篇介紹紀委信訪工作的文章而被聯系到了一起。理由是有網友指出:他們的文章“長”得很像。
像在哪里?南方周末記者看到,西安新城區紀委和廣西梧州市紀委的文章,主要在文辭和結構上相似;而新城區紀委跟新疆沙灣縣紀委的文章,竟然連數據都一樣:“有針對性地開展談話函詢5人(次)……為紀律審查提供問題線索81條,撰寫信訪信息16篇” 。
這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還是杠杠地“抄”出了問題?
(CFP/圖)
網友隨手搜,發現“神雷同”
大家都知道一句可以很犬儒、也可以很諷刺的話:“天下文章一大抄”?,F在,“抄抄抄”的天敵——“考據癖”網友來了。故事要從南方周末記者12月14日讀到的一篇網帖說起。
在網易論壇上,這篇題為“連數據都一樣?三地區縣紀委工作稿件神雷同!”的網帖作者寫道,自己最近在寫總結,無意中用百度搜索了一句話,結果腦洞大開:“原來這幾個地方的紀委信訪工作開展起來是一樣一樣的呀,甚至和信訪對象談了幾次話、向紀律審查提供了多少條線索都一樣,不明覺厲?!?/p>
這位細心的網友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截圖。
西安市新城區的這篇文章,發布在西安市新城區紀委、新城區監察局的官網“新城清風”上,題目是“新城區紀委加強信訪信息工作,服務監督執紀”。文章提到,“今年以來,新城區紀委信訪室……利用舉報信息‘大數據’分析,既當好‘記賬員’和‘報賬員’,更當好‘解剖員’和‘分析師’?!苯酉聛?,文章從注重信訪舉報分析的準確性、預見性和實效性來展開。這篇帖子的發布時間是2015年9月9日。(網易論壇/圖)
(網易論壇/圖)
要論先來后到的話,廣西省梧州市紀委的同題文章顯然更早——它的發布時間是2015年7月7日。粗略一瞥,上文跟它的表述如出一轍:大數據、記賬員、報賬員、解剖員、分析師……細看之下,具體行文也只是個別字詞略有不同。
(網易論壇/圖)
如果說謀篇布局和行文的雷同只是響應同樣的政令和工作要求,向上級“表態”的話,那具體工作中的數字雷同就說不過去了。發表在“中國民族宗教網”上的這篇題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沙灣縣三措并舉加強信訪信息工作服務監督執紀”的文章,除了文字表達上的相似之外,在數字方面也與西安新城區的一樣。發布日期是2015年9月17日——如果是抄襲的話,這篇文章在“抄襲食物鏈”的下層。
(網易論壇/圖)
“話說,最近是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三周年紀念了,八項規定一直要整頓文風會風,看來這幾個地方的紀委似乎沒改到點子上呀?!边@位網友感慨道。
當事人:“我把自己封殺了”
12月14日下午,南方周末記者先撥通了廣西省梧州市紀委官網公布的辦公電話?!皼]有找到比我們更靠前的,說明是別人抄我們的嘛,不是我們抄他們的”,在電話那頭,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你找到比我們靠前的,再打電話過來,我們再去追究作者的責任?!?/p>
南方周末記者又給西安新城區紀委信訪室打去電話,接電話者正好是文章作者,“那篇文章是我寫的”,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當提到那篇指出文章雷同之處的網帖時,他表示自己“還不知道這件事”,并詢問這篇帖子的標題?!拔椰F在什么都不方便說”,他說。
“我把自己封殺掉了,再也不寫了。”新疆沙灣縣紀委的田姓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正是上文提到的那篇文章的作者。據他回憶,在寫這篇文章的7月份,已經有16家網站有相似的文章,而他可能“參考”了的,是西安新城區的這一篇,“也不記得為什么要參考了”。
他坦言,他不是專門給紀委網站供稿的人,只是偶爾幫著寫文章。網帖出來之后,他接到了一些媒體記者的電話,“今天就有好幾個”。他曾與西安新城區紀委的那位作者溝通,對方也撤掉了文章。與他交談的時候,他剛開完一天的會,聊到文章的事情,話語中透露出疲憊感。
目前,西安新城區紀委的那篇文章,已經顯示“404”了。(網易論壇/圖)
“抄襲情況很普遍”
南方周末記者也學網友來考據一把,問問度娘,同時出現“記賬員 報賬員 解剖員 分析師”,之后又分三段介紹“注重信訪舉報分析的準確性、預見性、實效性”的文章到底有多少?度娘告訴我們,至少10篇,而且都是紀委。
用時間順序來看,較早的是今年5月22日湖北黃岡市蘄春縣紀委的文章,之后是6月19日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鋪子灣鎮紀委、7月7日廣西市梧州市紀委,8月20日江蘇省常州市羅溪鎮紀委、9月6日新疆路政海事局紀委、9月9日陜西省新城區紀委、9月17日新疆沙灣縣紀委、9月21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紀委、10月6日河北省淶水縣紀委、12月1日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紀委。
這些大部分都是區縣級紀委的網站——區縣級政府的網站剛好是我們國家政府網站的“短板”。之前我們的一篇文章,就講到全國各地政府網站今年的“大考”成績??磥碚W站要想得到高分,還有很長的道路。(網易論壇/圖)
新城區紀委網站的“黨務政務公開”,點進去之后甚至是空白頁面
負責《2015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總報告》的中國軟件評測中心主任助理王友奎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大家平時討論的‘政府’可能是廣義的政府,但是關于網站,我們是沒有算包括人大、政協、黨、法檢那一塊兒的。今天這幾個網站不在我們評估范圍內”。
他分析,目前政府網站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組織、管理、協調的體系,今年的政府網站普查也對他們起到一定督促作用?!暗瞧渌到y,比如紀委屬于黨的系統,可能就缺乏這種組織、管理、協調體系”,他說,“這可能也是造成網站建設問題的原因”。
也有紀委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吐苦水”。
“我以前在紀委辦公室工作時也編寫信息”,湖北某市紀委的工作人員小肖(化名)告訴記者,紀委對信息工作有任務要求——例如每個人每個月要寫多少篇網站文章,達標有表彰,“以前還有物質獎勵”,“所以為了數字,太多湊數量的信息,都是閉門造車、搜索剪切拼湊而來”。
“只是現在紀委網上信息公開,網站宣傳建設做得都比較好,一搜索,發現大家都抄到一塊了?!毙⌒ふf。
他也坦言,“不光紀委,其它黨政部門信息,這樣抄襲粘貼復制的情況也很普遍”。
王友奎說,在政府網站中,國家部委的網站做得最好,其次是省、地市、區縣,“越往下是越差一點的,有的區縣甚至會存在網站無人維護的問題”。他指出,“一些區縣可能缺乏數據監管的能力,導致管事的人看到也不知道這個數據是否正確”。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