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訊
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牽頭編制的船舶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初稿已經完成,提出到2020年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關鍵配套設備制造能力明顯增強,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先進國家行列,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配套設備制造國。
據經濟參考報16日消息,《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簡稱《技術路線圖》)對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業提出了目標要求,圍繞目標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戰略支撐與保障。
《技術路線圖》對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及船舶制造業提出目標要求,到2020年步入世界造船強國行列;建成較為完善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設計、總裝建造、設備供應、技術服務產業體系及標準規范體系;主要裝備設計制造能力居世界前列,骨干企業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自主設計建造裝備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35%和40%。
到2025年,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制造強國;形成完善的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設計、總裝建造、設備供應、技術服務產業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擁有五家以上國際知名制造企業,部分領域設計制造技術國際領先;海洋工程裝備與高技術船舶自主設計建造裝備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0%和50%。
在戰略支撐與保障方面,《技術路線圖》提出了六大舉措,即加大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科研計劃投入,開展重點裝備和關鍵系統、設備研制,以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應用研究;啟動深遠海技術重大工程,開展深海空間鉆研制和應用示范;制定實施船舶與海洋工程配套業自主化發展推進計劃;加大基礎科研投入力度,增強基礎科研數據庫分析能力;建設深海工程裝備公共試驗/檢測平臺;成立國家級海洋工程裝備試驗技術中心,加強海洋工程裝備基礎科研和創新技術研發。A股中中國船舶、中國重工等相關上市公司,后市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