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挽救重度智力殘疾人生命
無獨有偶,在溫馨家園里還有一位重度智力殘疾人趙女士,由于經歷車禍,趙女士受傷嚴重。車禍后雖然生命保住了,但是趙女士落下了頭疼的后遺癥。每當病發時,她都會頭痛的撞墻,在床上四處爬以減輕疼痛感。
2010年的春天,趙女士在一次健身活動時見到王士杰,她哭著對王士杰說“謝謝您長期以來的關心和照顧,我找您談話,就是為了見您最后一面,我快活不下去了,太難受了!”王士杰聽到這樣的話后,頓時愣住了。王士杰一邊安撫趙女士的情緒,一邊趕緊給趙女士的愛人打電話,給她愛人出主意,想辦法,讓趙女士的愛人帶著她去天壇醫院治療。
趙女士的愛人帶她到醫院診治后得知:這是后遺癥,沒有辦法根治。趙女士在醫院哭著打電話告訴王士杰說,她的病沒治了,活不成了。王士杰在電話中安慰她千萬不要著急,然后告訴她愛人央求醫生,軟磨硬泡,就指望醫生治病救人。
最后,醫生通過查閱內參資料,給趙女士推薦了一個小醫院的疼痛科,在那里治療緩解了趙女士的疼痛,間接地挽救了趙女士的生命。
如今,趙女士在溫馨家園生活的很好,見到記者時,趙女士表達了對王士杰園長的感激之情,她說,多虧了王士杰這么多年來對她的的悉心照顧和開導,正是因為這樣,才讓她有能力活下來并且恢復到現在的樣子。
給殘疾人全力打造就業能力
在擔任溫馨家園園長近8年的時間里,王士杰通過與殘疾人的相處發現,他們因為身體殘疾心理上遭受很多障礙,大多數人思想偏激,心理不夠健康,大部分人普遍存在自卑心態。
從幾年前開始我,王士杰更加關注殘疾人的心理健康,在工作中,他把殘疾人的精神健康康復放在了首位。當殘疾人的心結打開,有了陽光的心態后,王士杰便開始培養他們自力更生的能力,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2015年的年初,在大興區殘聯的大力支持下,王士杰經過多方調研和走訪,給殘疾人找到了一個比較適合的康復項目——垂釣漁具的組裝和分裝。
王士杰和北臧村鎮殘聯的工作人員馬德凱一起,幫助殘疾人認識數字,學習電子稱的調試使用,通過王士杰和馬德凱的努力,溫馨家園殘疾人的個人素質和就業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殘疾人獲得就業的機會,為社會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殘疾人受到個人心里和身體條件的影響,一批訂單完成后,他們往往會忘記一些加工流程,這時候,王士杰會和其他管理人員一起,耐心的對殘疾人從頭教起。
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訂單,溫馨家園內部花費數萬元購買了設備和工具,還制定了規章制度,每一位管理人員都對成品嚴格檢查,保障工作質量,讓客戶滿意。溫馨家園的管理人員做到,殘疾人所完成的成品,每個都必須檢查,讓客戶雙滿意。
雖然訂單的任務量很大,但是這個項目已經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步入正軌。
截至目前,由溫馨家園的殘疾人做成的垂釣漁具產品有幾十種,十多萬件,客戶滿意度達到100%。
“與我們合作的老板,在原定的加工費基礎上,又多次給殘疾人增加工作,一些活兒老板們表示不掙錢,但是依然讓利于殘疾人。”王士杰表示,這些老板尚且如此,他們沒有任何理由不關心、幫助殘疾人。
和王士杰共同管理這個項目的馬德凱,是大興區北臧村鎮殘聯抽調到溫馨家園工作的,在他看來,這個項目雖然很成功,給殘疾人們帶來了收入,卻也無形中加重了王士杰的負擔。馬德凱說,自從開始接管這個項目,王士杰的工作時間每天都長達10多個小時,經濟上卻并沒有增加一分錢,他做到的只有無私的奉獻。
王士杰表示,他這樣做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健全人有的,盡量也讓殘疾人有;健全人會的,盡量讓他們也學會;健全人能享受的,也盡量讓他們享受到。”
每當鎮里人提到“溫馨家園”的時候,對于王士杰的稱贊都是最多的,人們夸贊王士杰對待殘疾人親如兄弟姐妹,而王士杰只是把這些贊譽當成他為殘疾人服務的動力,用王士杰自己的話說:“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心足矣。”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