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近日發文表示,要求保險公司開展資產配置壓力測試,并將對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和壓力測試情況進行審慎性評估,并視情況采取監管措施。業內人士認為,保監會此舉旨在為近期不斷升溫的險資二級市場“舉牌熱”降溫。
保監會11日印發《關于加強保險公司資產配置審慎性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設定標準,劃定需要提交壓力測試報告的公司范圍;二是開展資產配置壓力測試,要求公司進行規定情景下的資產配置壓力測試,評估對資產收益率、現金流和償付能力的影響;三是加強審慎性評估和后續監管,保監會對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和壓力測試情況進行審慎性評估,并視情況采取監管措施。
業內人士認為,在險資頻頻通過二級市場舉牌增持上市公司的當下,保監會此舉旨在為其“降溫”。
12月8日晚間,萬科公告稱,安邦保險旗下產品合計持有萬科普通股5.53億股,占公司總股本達5%。安邦方面表示,公司將在未來12個月內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并結合萬科的發展及其股票價格等因素,決定何時增持萬科的股份以及具體增持比例。被業內視為“激進派”險企代表的安邦,僅8日當天就對萬科、金風科技、同仁堂等三家上市公司舉牌,并于此前一天剛剛將遠洋地產20%的股份收入囊中。
此前兩天,萬科發布公告稱,收到前海人壽所在的“寶能系”告知,截至2015年12月4日,“寶能系”對于萬科持股數已超22億股,占總股本20.008%。
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業務跨市場傳遞的風險不容忽視,具體到保險公司資產配置方面,一些潛在的風險和問題值得重視。一是利率下行可能帶來成本收益錯配和利差損風險。二是部分公司存在“短錢長配”現象,可能導致流動性風險。當前,一些保險公司的部分負債端業務呈現期限短、成本高的特征,如果這部分資金集中投資于股權、不動產等變現能力較差的資產,易產生流動性風險。記者李唐寧梁倩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