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聚光燈再次聚焦到地產龍頭萬科的身上。在經受了鉅盛華及前海人壽四次舉牌、安邦保險的的接力舉牌以后,萬科A昨日再次強勢漲停,這也成為萬科上市以來第37個漲停板、今年以來的第3個漲停板,成交達67.32億元。
打板背后,隱藏的卻是一場廝殺,一方是以瘋狂著稱的“寶能系”,一方是態度未明的安邦,被動應戰的則是萬科管理層陣營和站在他們背后的大佬華潤。
目前戰況如下:寶能強行上位;安邦又來“叩門”;華潤默默無語;萬科管理層到底是十分淡定還是心亂如麻未可知。
寶能上位安邦叩門
時隔四個交易日,萬科于9日再度被巨量買單封至漲停板,股價報19.55元,創逾7年新高。從11月30日突破上漲以來,萬科A在8個交易日漲幅達35%。就在萬科股價瘋長之時,有人便嗅出了一絲硝煙氣息。當時的傳聞是“寶能系”的前海人壽在瘋狂搶籌,目的是要與華潤爭奪萬科第一股東。
前海人壽當時予以否認。然而,12月6日晚間的一紙公告確認了前海人壽花巨資“搶購”萬科一事。公告顯示,在與華潤的爭奪戰中,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20%的持股暫居萬科第一大股東。
萬科方面似乎不為所動,旗下的《萬科周刊》微信自媒體6日晚在解讀“投資者最近增持萬科,主要是看上了哪一點?”時,居然引用了“主要看氣質”這一網絡熱門語,并附上董事長王石的藝術照,頗有舉重若輕的意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2月8日萬科又一紙公告祭出,揭示了上周股價大漲的另一個始作俑者——險資大鱷安邦保險。安邦不請自來,以舉牌方式“叩門”萬科。
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險旗下產品合計持有萬科普通股共計5.52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
萬科以不變應萬變,繼續官方回應:“公司股票是公開交易品種,買賣公司股票是股東自身的決定,非公司所能干預,公司亦不宜就此發表任何評論。公司的責任在于為全體股東創造價值,保護每位股東的利益,無論其持股的多少。”
事件發展至此,暫時梳理一下目前萬科股東排名: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寶能系”獲得了20%的股權,暫列第一;華潤股份持有15.23%的股份,屈居第二;第三位是代持公司HKSCCNOMINEESLIMITED,持有萬科11.9%的股份;安邦以5%的股份額占據第四的位置。
險資為何鐘情地產
“寶能系”前海人壽和安邦同屬險資,兩者同時青睞萬科這一地產界中相當成熟的開發商,意欲為何?
站在險資的角度,分散投資風險,獲取投資回報是其最基本的需求。而如今的險資投資中,權益性資產最被看好。
作為國內除了銀行外唯一可以合法吸收民間資金的機構,保險公司特別是發展成熟者,普遍擁有海量的資金。而險資一般“胃口不小”,追求的更是是穩定、持續的現金流入。
如此看來,保險公司近年來在地產界頻頻出手不足為奇。以萬科為例,股權分散,資產優越,財務狀況穩定,被險資盯上更是十分自然。
然而,冠冕堂皇之外,一些“陰謀論”正在發酵。
從寶能系的舉動和表態來看,其隱隱透露出對萬科控制權的覬覦之心。媒體報道稱,接近萬科的人士表示,從寶能系的舉動能看出其做法早就不是單純的財務投資了,寶能接下來有可能成為萬科一個長期的大股東。
中金公司報告也指出,理論上,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之后,可以依照“長期控制或者能夠施加重大影響”原則成為萬科實際控制人,或能進入董事會對公司施加影響。
“攪局者”安邦圖謀也不小,舉牌切入戰局,其較高的持股比例也將成為左右戰局的重要力量。有觀點稱:“由于安邦舉牌且不排除未來繼續增持,這對于此次萬科收購戰顯然構成了一種新的動態平衡,只要安邦未向任何一方亮明敵友身份,便可以從中見機行事,處于最有利地位。未來其中一方提出不合理訴求,安邦都可聯合另一方予以抗衡,變通自如。”
各方博弈亂局如何演變
今年七八月間,寶能系曾一度增股至15.04%,以微弱優勢超越萬科原第一大股東華潤,打破了萬科近15年的股權平衡格局。在王石發出“強行入室的野蠻人”評價之后,8月31日,華潤“應聲”開始增持,持股達到了15.29%,超越了寶能系的15.04%,重奪第一大股東之位。
時隔3月之后,“野蠻人”再次上位,但這次華潤是“真淡定”,至今一語不發。萬科看來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抵御“野蠻人”謀權篡位。事實上,面對著股權結構高度分散的局面,對于“野蠻人敲門”的預期,一貫強勢的萬科管理層早在一年多前便有警覺,并推出事業合伙人制度改革加以防備。
去年5月28日,在萬科B轉H前的敏感時刻,一家名為“盈安合伙”的企業突擊增持。盈安合伙實際上為實業合伙人制度的運作實體平臺。截止萬科今年三季報的數據披露,盈安合伙已持有4.57億A股萬科,占總股本的4.14%,
萬科原大股東華潤股份持股比例為15.29%;長期與萬科管理層“并肩作戰”的劉元生持有股份占總股本的1.21%;在加上盈安合伙持有的4.14%,三者合計也達20.64%。這一持股比例與當前“寶能系”可謂旗鼓相當。
此外,從萬科2014年6月頒布的新版《公司章程》中關于“控股股東”和“表決權方式”的定義可看出,盡管彼時未預料到此后的“寶能系”入侵,但萬科在制度層面對野蠻人“篡位”預期還是做了一定的防御準備。
下一步,寶能會否進一步增持,更徹底的暴露其潛在的控制欲?安邦難道就此安于其“攪局者”角色?萬科會否引入新投資方狙擊“野蠻人”?華潤會否一直默默無為?未來可能性無限,在此錯綜復雜背景下,猜測萬科未來歸屬何方,或為時尚早,只能走著瞧。(陳凱茵/綜合)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