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又看到你家大冪冪在電視廣告上喊出那句“**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切,能比打敗全國99%用戶的12306還神奇嗎?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2013年,有媒體曝出
隨時刷不出網頁的12306網站
投入超過5個億。
當時小伙伴們很震驚,
此后大家吐槽不斷。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升級換代,
他終于用驗證碼,
成功擊敗了我們。
再過兩個月,人類又將迎來一年一度的最大規模人口遷徙。一張臥鋪票,又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今年的鐵總很貼心,提前給大家發了這張圖:
你可能在想,誒呦不錯哦,這可是最流行的用戶思維。
但圖樣圖森破。因為,大招總是在后面。
那就是,驗,證,碼。
記者親自體驗12306購票
搶票過程中,給記者造成最大困擾的就是12306的驗證圖片,模糊,抽象,隱蔽,十分考驗視力、手速與心理素質。
昨天8點53分,12306訂票網站出現一張去西安的K29次硬座票,記者立即點擊預訂。誰知,“啪”,網頁中間彈出“再次登錄”提示。輸入用戶名、密碼后,記者在驗證碼環節,被逼玩起了“12306讀圖游戲”。
第一輪,八張圖片中選擇印章。記者橫掃一眼,排除了三張小蝌蚪、一張罐頭、一張比薩和一張臘腸、一張手銬圖后,選擇了一枚金閃閃的印章,果斷點擊,結果失敗。系統提示驗證碼錯誤,重試。
第二輪,這次選創可貼。難度升級,八張圖片中,有兩張創可貼,被柿子和白色冰箱等圖片包圍在中間。點擊,又提示錯誤。
第三輪,猜的是瓷磚。八張圖片中,記者覺得除了一張咖啡杯圖、一張手表圖和一張酷似發電機的圖片以外,都是瓷磚。又錯了。
第四輪,選擇的是蠟燭這個簡單的圖案,記者終于猜對,但進入購票頁面后,眼前是一片“灰色”的無。
類似的經歷出現在記者購買北京到漯河西的火車票時。前天,記者登錄12306網站購票。在驗證碼環節,記者先后識別了膠帶、手帕、風箏、章魚、魷魚等圖片,均提示失敗。最后在識別羅盤和盤子時,記者因看不清圖片,瞎蒙了一次,終于“蒙對”。盡管用時僅1分鐘左右,但購票頁面顯示,票已售空。
新京報記者搜索網絡發現,很多網友搶票時,被12306的圖形驗證碼搞到崩潰。有網友吐槽圖片質量:“不知道網站哪里找到那么多像素差、無法識別的圖片。”有網友稱驗證N次后,被一堆圖片“晃瞎眼”。還有網友直接稱:“真的太難了,我都懷疑自己的智商了。”
小編自己的經歷……
比如小編隨手替大家試了一下:
這其實還好啊,不過很快有文科同事遇到了:
90后同事遇到了:
刷新一下卻發現:
據說又有網友遇到了升級版:
網友們是這樣做的
360瀏覽器大數據顯示,目前12306已經放出了581種圖形驗證碼。按照要輸入兩個關鍵詞的規則,用戶將有機會嘗試336980道不同驗證碼題目。而581種驗證碼,又可以細分為十二個品類:
動植昆蟲類:如蜥蜴、企鵝、恐龍、荷葉、蜻蜓等
食品果蔬類:如油條、韭菜、三明治、話梅、菠蘿等
日用百貨類:雨靴、牙刷、掃把、鐵鍬、熱水袋等
辦公用品類:投影儀、文件夾、傳真機、檔案袋等
戶外運動類:帳篷、籃球、球拍、保齡球、啞鈴等
家電3C類:手機、電視機、熱水器、電飯煲等
生活用品類:竹席、枕頭、床、高壓鍋、食用油等
珠寶飾品類:翡翠、鉆石、瑪瑙、鐘表等
出行工具類:飛機、自行車、游艇等
傳統文化類:紫砂壺、青花瓷、舞獅、臉譜、年畫等
公共設施類:噴泉、路燈、圖書館、報刊亭、鐵軌等
專有名詞類:月亮、金字塔、烏云、太陽能等
其中,網友實踐后發現,最易識別的驗證碼前三甲為“自行車、人民幣、老虎”,而最難識別的前三甲為“七星瓢蟲、經筒、噴霧器”,遇到最難和最易圖片碼的識別成功率相差3倍。
這些圖形碼隨機組合成的8張圖片,需要用戶進行選擇,全部選對才能登錄。據分析,用戶一次性成功輸入驗證碼的比例僅為8%,兩次成功的比例為27%,65%的用戶需要三次甚至四次以上才能輸對。
然后,網友開始幫12306出題了...
娛樂圈必答題:
曲藝圈必答題:
旅游界必答題:
八卦界必答題:
武林必答題:
對此,12306怎么解釋
記者從12306客服熱線了解到,12306網站設置較為復雜的圖形驗證碼,是為了防止黃牛利用第三方網絡刷票軟件搶票,影響旅客正常網上購票。
對于記者刷出18張圖的驗證碼,12306客服工作人員稱,頻繁刷新多次后,圖片會由8張變成18張,這是為了防止相關人員刷票。該工作人員建議用戶不要頻繁刷新,如果發生該情況,可稍等片刻再繼續嘗試。
據一位接近鐵路部門的內部人士介紹,鐵路官方網站從推出購票后,就一直在應對來自第三方搶票軟件的破解,因為第三方軟件介入會影響12306網絡的穩定性以及用戶購票的公平性,單純的數字驗證碼或者漢字驗證碼已經很容易被第三方破解,圖形驗證碼屬于破解難度大的一種,但這確實為旅客購票帶來不好的用戶體驗。有關部門應規范網絡購票行為,為廣大春運購票用戶著想,在技術上和用戶便利性上同時提高。
采寫/新京報記者 郭超 侯潤芳 李相蓉 實習生戴軒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本公號文章未經新京報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