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7日訊
國新辦2015年12月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部黨組成員楊紹品介紹新時期農墾改革與發展有關情況。會上,楊紹品表示,要改革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制度,開展改組組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提升國有資本的運行效率和效益。
原文如下:
楊紹品:農墾作為國有農業企業,改革既要堅持農村綜合改革的基本方向,也要遵循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規律。這也是農墾改革的難點。這次文件提出要建立符合農墾特點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為什么?農墾經過60多年的開發建設,已經形成了龐大的國有資產。企業資產超過一萬億,還不包括土地等資源型的資產。農墾這一萬多億資產分布在農工商運建服等多個行業,類型多種多樣。土地是農墾最重要的資源型資產,全國農墾占國土面積37.1萬平方公里,其中有9316萬畝耕地,2.3億畝草地,5955萬畝林地,這些都是國有資產,但是土地、草地、林地、耕地還沒有納入賬內核算。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約,農墾國有資產的權屬不是很清晰,出資人職責不是很明確,管理也不是很到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農墾國有資產的流失。建立健全符合農墾特點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核心就是理順政資關系、明晰權屬關系,建立以管資本為主的監管體制。這里涉及到誰來管?明確由農墾管理部門履行出資人的責任,加強對農墾企業和國有資產的監管。管什么?要管事、管人、管方向,要按照改革管理國有資產的總要求,把握農墾企業的經營方向和資本投向,確保國有資本重點投向農業產業,切實履行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對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要嚴肅追究責任。怎么管?要改革國有資本的授權經營制度,開展改組組建農墾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試點。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提升國有資本的運行效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