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在守望崗執勤的大爺、大媽。東城區11.97萬志愿者組成守望崗群防群治隊伍,編成3135個點位,187個社區全覆蓋。
“孫姨,您今天怎么沒去買饅頭?”
“今天沒買,昨天買的5個還剩1個沒吃呢。”
東城區西總布居委會書記馬紅兵巡過守望崗,和社區工作積極分子孫鳳英簡單聊了幾句,連人午飯吃的什么都了解的底兒掉。
“接孩子呢,胡同東口車多,別讓孩子亂跑?!?/p>
西總布社區治保主任呂躍進剛從守望崗上了解的“熱乎”信息,迫不及待地告訴西總布小學門口接孩子的家長。
東起朝內南小街,西到東單北大街,北至西總布胡同,南臨建內大街,這片0.2平方公里的社區,有個風吹草動都會第一時間傳到他倆耳朵里,仰仗的就是社區里18個守望崗,和400多名志愿者。
不光是西總布社區,東城全區187個社區都有守望崗。11.97萬名志愿者組織的守望崗群防群治隊伍,編成3135個點位,構建了三級綜合防控體系。平時,他們就是社區的普通居民。每逢重要節假日、重要活動,他們就出現在大街小巷,維護社區治安。
有了這些守望崗,社區治安變好了。在北京城六區中,東城區的萬人發案率最低,也涌現出45個“零發案社區”。守望崗真正成為東城區的平安守護者。
“老熟人”
胡同里就沒有不知道的事兒
12月3日下午,東城區西總布居委會馬紅兵書記整理完選民證,要給社區的兩所學校送去。他披上厚厚的棉服,棉服背后印著“東城志愿者”。出門前,他著急忙慌地抓起桌上的大茶缸子咕咚咕咚灌了一氣兒茶水。
一路上熟人不少,馬紅兵書記不斷點頭問好:“喲阿姨,您回來了?!薄疤靸哼@么冷了你們還給送水啊?!薄吧衔覀兡侨—劆钊ィ色@獎了?!?/p>
馬紅兵書記介紹,發揮著社區治安信息收集最前端作用的守望崗,依靠的就是社區的熟人,工作方法就是“刷臉兒”。
從西總布居委會到孫鳳英老人值守的守望崗920米。當天,77歲的孫鳳英正在17號院門前的守望崗值班。
下午的陽光斜依在守望崗的標志紅旗上,旗子下面,孫鳳英雙手縮在袖管里和鄰居老金聊天。馬紅兵介紹說,她是胡同里的老住戶,從出生到現在都沒離開過西總布胡同。
“那是,你們這么大孩子,我都是從小看著你們長大的?!睂O鳳英搶過話笑呵呵地說,只要是這個社區的居民,她都能認得;就連租住在這里的居民,她都了解。哪家來客人了,哪家吵架了,哪家辦喜事了……來來去去的熟人只要是跟她聊聊天,這胡同里就沒有不知道的事兒。
自從給守望崗值班,孫鳳英風雨無阻。閨女怕她冬天著涼,不讓她出門站崗,但老人不管,每天定時到崗。
孫鳳英介紹她發現“壞人”的絕招:只要是鬼鬼祟祟的,走路不朝著一個目標走,眼神四處飄忽,那這人肯定有問題。這時候,她就會讓歲數小點的同伴去給治保主任報信兒,或打電話?!坝型涤袚尩娜税?,看到你老這么注意他,也就不敢下手了。”
社區治保主任呂躍進說,守望崗上老人多,他們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信息搜集。工作方法也沒想象的復雜,就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覺得有問題了就向社區或“片警”報,“信息的甄別和突發事件處置就是專業力量干的事了”。
今年1月,東直門新中街社區守望崗一名志愿者給社區民警打電話舉報,社區一自建房的租戶行蹤可疑,晝伏夜出。社區民警根據線索,趕到現場將一名涉毒人員查獲。據東城公安分局統計,今年以來,該區守望崗志愿者發現并提供有價值的情報信息1.5萬件,警方根據這些線索治安拘留1000多人,疏導化解各類矛盾213件。
“好幫手”
“9·3閱兵”期間智擒帶刀男子
東城社區守望崗由8支群防群治力量組成。該區綜治辦負責人介紹,經過幾年建設,守望崗包括了最基礎的社區居民參與共管共治,也包含了民兵、治安巡防員、保安、協管員、環衛工,甚至延伸到商場售貨員、市場小攤主。這些群防群治力量構成三級防控體系。
遇有重大活動啟動一級防控,守望崗能形成群治力量全覆蓋,50米左右一個崗位,形成街面、胡同紅旗飄的態勢。
“關鍵時候真的幫我們很大忙,你想想公安才多少人啊?!睎|城區公安分局人口處的佟警官介紹,從2010年開始,全區的守望崗明確了點位,在重大活動期間,這些守望崗納入信息系統,每天報備。今年“9·3”閱兵時,就在西總布社區的值守范圍內,守望崗志愿者幫助民警處置了一個險情。
呂躍進記得8月22日那天是夜崗。因為閱兵演練在當晚進行,根據要求,他們在長安街沿線布置了幾處重點崗,他和馬紅兵書記兩人在北極閣三條西口這個位置盯防。閱兵劃了核心區,外圍警戒區,他們這里距核心區最近。
凌晨2點,閱兵的裝備車輛和方隊開始從長安街與東單交叉口的路口通過,周邊社區居民圍在警戒線外想先睹為快。此時,二人不敢怠慢,背靠背地坐在警戒線邊上,反復從人群中搜尋可疑的人。
突然,人群一陣騷動,一個年輕小伙子喊著“我要看看,我要看看”往警戒線里沖,被民警控制。
隨后,另一個騎自行車的小伙子也要上前。馬紅兵書記掃了一眼發現,小伙子后車架上別著一把砍刀。他一把摟住小伙子脖子低聲說:“你是不是要救你哥們兒去啊,我跟你說,你帶把刀進去讓人誤會,也得被警察‘摁了’,沒多大事咱就好好跟警察說,你先把刀擱那。”
小伙子看到眼前這個胖乎乎、笑瞇瞇的老百姓沒什么惡意,就把砍刀塞到了路邊小店的防盜門下。馬紅兵書記繼續低聲勸說,讓小伙子跟他一起去給朋友求情。距離警戒線很近的位置,馬紅兵書記朝民警喊了一聲“他帶刀了!”警察呼地就把他圍住控制下來。
“一家人”
扶老濟困保安全鄰里“守望互助”
守望崗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協助公安部門治安防控,還體現在社區環境治理、困難群眾幫扶等方面。
門沒關緊,推上,OK;門關著呢,拉一下,拉不開,OK……每檢查一道門,連一分鐘都不需要,但是查完0.15平方公里內的所有院門、單元門,45分鐘就過去了。
這是東城區韶九社區的武長宏每晚10點之后的規定動作。全社區55道樓門、院門,他要一扇一扇地檢查。武長宏11年如一日,為社區居民義務關鎖樓門、院門。
夜晚的守望崗讓社區居民身邊多了一位“門神”。如今,由武長宏帶動,韶九社區每個樓門院都有專門的關門負責人,他們組成了社區“關門隊”為社區守護安全。
“讓社區居民踏實不光是因為守望崗,也在于通過守望崗調動社區積極分子參與維護自己家園。雖然很多人不是守望崗志愿者,但每個人心里已經形成了一個守望崗,看到有人想弄臟、弄亂自己的家,就主動維護社區利益?!睎|城區綜治辦負責人說,發動群眾的精神力量,比上千個看得見的崗位都強大。
取下胳膊上的紅袖標,前門街道大江社區69歲的志愿者張英蘭與前來接班的王瑞琴叮囑了幾句,便匆匆趕往社區94歲孤寡老人陳慶宜家,她邊走邊念叨要給老人做的家務。“床罩洗了、電視修一下,冬儲大白菜再買一點……”
除了日常執勤,每逢一、三、五,她都會和其他社區志愿者輪流去陳慶宜老人家,為老人料理生活,幫助起居,今年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斑@其實都不是他們的事兒,但志愿者們總是搶著忙前忙后?!标悜c宜老人說。
不光是大江社區、韶九社區、西總布社區,東城全區187個社區都有守望崗,承擔著“鄰里守望互助”的職責。有了這些守望崗,社區治安變好了,東城區在北京城六區中,萬人發案率是最低的,也涌現出45個“零發案社區”。
一個紅袖標,一把小馬扎,每隔幾十米就有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子。用東城區綜治辦主任的話說,守望崗的作用就是鄰里守望相助,“讓別人看到咱們社區有人守著”。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郭超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