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正值基金、私募等機構投資者沖刺全年業績的關鍵時點。證券時報股市大數據新媒體“數據寶”統計顯示,根據基金三季報以及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機構持股情況,共有29股獲得公募和私募雙雙青睞,股價卻在2850點下方。
近一周,市場上演久違的“二八”風格轉換,以金融、地產為代表的藍籌板塊受到追捧,臨近周末,成長股出現報復性反彈,市場呈現出藍籌和成長股共舞局面。周五,市場再度上演震蕩行情。
總體來看,三季度共有366家公司獲得公募和私募重倉,剔除減持股,201股獲得兩大機構投資者青睞。201股中,主板個股占據絕對優勢,滬市主板和深市主板分別有41股和74股入圍,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合計86只,占比四成。
201股中,不乏以滬深300為代表的藍籌股,其中,華誼兄弟、康得新、中國中冶和復星醫藥4家公司,上半年和前三季均盈利,并且保持超過20%的高速增長態勢。比如康得新,三季度獲得67只偏股基金重倉,合計持股1.21億股,環比增持超過六成;同時,三季末,康得新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兩家私募身影,合計持股8994萬股。此外,康得新上半年和前三季盈利同比增長雙雙超過40%,目前已公布全年業績預告,若以預計增幅中值測算,業績增速依然維持在40%以上。
11月以來,A股市場擺脫之前箱體震蕩整理格局,先后經歷快速上漲、震蕩整固和急速下跌階段。11月27日市場再度大跌后,權重股隨后刮起一陣反彈之風。
在跌宕起伏的市場環境中,201股走勢出現明顯分化,其中85股已經率先踏上4000點臺階。比如中江地產和綠景控股,8月17日以來漲幅均已翻倍。中江地產在停牌5個多月后于11月12日復牌,在公司宣布收購昆吾九鼎并拋出增發方案之后,立即成為了資金追逐的對象,截至12月4日,已走出15個漲停板。
受到機構青睞個股,股價并非都能走出完美曲線。上證指數于8月26日盤中創出本輪調整新低2850點,若以此為起點統計,并限定公募、私募持股數均超過100萬股,201股中,美達股份、晶盛機電和中源協和等29股目前仍在2850點下方,其中不乏部分具有業績支撐的績優股。
比如華茂股份、美達股份和東土科技,上半年和前三季利潤同比均翻倍。從全年業績預告情況來看,中南重工、獐子島、晶盛機電和鴻達興業4股預計增幅中值超過50%。(陳文彬)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