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教師聯名請愿書” 微博截圖
自12月2日開始,江蘇南通如東縣多名教師采取“不授課”的集體行動,呼吁當地政府為老師加薪。
12月4日,如東縣教育局副局長劉崇國向澎湃新聞證實,部分教師此前兩天確實出現集體“歇課”現象,不過12月4日開始正常上課已恢復。
此前,如東縣教育局副局長郭勇3日對澎湃新聞說,他們已注意到了教師們的訴求和行動。但是,教師漲工資的事,“不是教育局的事情,也不是縣里能決定的事情”。
“教育名縣”教師集體簽名呼吁加薪
11月30日下午,微博網友“獨守一片寧14483”發表了一篇名為“如東教師聯名請愿書”。
該材料稱,“我們是奮斗在如東縣這個‘教育名縣’教育一線的教師們,當我們在為家鄉默默奉獻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工資有了不斷深入的理解。當我們的工資比南通市其他地區差許多的時候,政府告訴我們,這叫‘地區差異’;當最后調薪30%以縮小地區差異的時候,還是政府告訴我們,說省里允許地區差異,所以不能發;當我們再問起年終獎的時候,政府告訴我們有績效考核……”
文中還表示,“當全縣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條上增加900元、唯獨沒有教師的時候,政府說這不叫‘加薪’,叫增加補貼!聽說接下來還有車補……”
12月1日,名為“如東教師維權”的博友又發布了一張“請愿書”,稱要“為自己合理、合法的權益而抗爭”,在該“請愿書”的落腳處下方簽滿了老師的姓名。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從12月2日開始,如東實驗小學、掘港小學等部分學校出現了“教師歇課”的現象。也有學生及家長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學校里只有自習課,正常的教學全部停下來。
導火索:全縣公務員每月增加900元如東當地一所小學教師方澤(化名)對澎湃新聞表示,早在兩個月前,他們就得知,全縣的公務員、事業單位有編制的工作人員,每月均增加900元的工資,但全縣的教師卻沒有。這也是該縣教師群體集體“維權”的導火索。
如東縣財政局辦公室主任袁建對澎湃新聞證實,今年如東縣政府辦發布了“73號文”,每月增加了全縣所有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出差等經費包干費”900元,其目的是為了優化管理,“以前去市里或者外地辦事,需要拿車票來報銷。但現在政府每個月一次性把這900元打入工資卡。”
袁建也證實,該縣教師、醫生這兩大群體沒有增加“每月900元”的補貼。
28歲的教師張淇(化名)稱,她剛進學校上班時,一個月工資大約在2000元出頭,工作了8年,每個月能拿到手的大約為2700元,加上績效工資,年薪在4.5萬元左右。這樣的工資水平,低于周邊地區通州、啟東、如皋、海安等縣市。
“我們跟南通其他地區的教師,一個月工資差距在1000多元。我們一線教師的工作量一點不比他們少,而且我們如東教育在整個江蘇省來說很靠前的。今年本一升學率在省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在如東縣教育系統已有21年教齡的周老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他現在每個月的工資只有3700元,但工作量比較大,早上6點多到校、晚上10點多回家。這點收入與他的辛苦并不相稱。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11月30日,如東實驗小學、掘港小學這兩所學校200多名教師在“請愿書”上簽名,并請校長把請愿書遞交給如東市教育局。從12月2日開始,兩所學校的教師開始停止授課,讓學生自己上自習。
“其實說我們罷工并不完全準確。我們所有的教師還是進入課堂,只是不授課,讓孩子們自習。”周老師告訴澎湃新聞,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因為教育主管部門一直未給予他們任何答復。
教育部門:“歇課”老師已恢復上課
如東縣教育局副局長劉崇國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對于這900元,教師理解為一個福利或者待遇,但事實上,南通地區沒有一個教師是享有這樣的待遇的。
據劉崇國介紹,這次“消極怠工”的主要涉及到如東實小和掘港小學兩所學校,大約有幾十名在職教師,但聯合簽名的有近20所學校的教師。
“說消極怠工,就是他們(教師)該講課的不講課,而是布置學生自己做作業。”12月4日,劉崇國向澎湃新聞記者證實了此前兩天該縣部分教師出現集體“歇課”現象。不過,從12月4日開始,這些教師已經恢復了正常上課。
據劉崇國介紹,如東縣有6000多名在職教師,其教師工資收入普遍比南通“南三縣”(啟東、海門、通州)以及南通市區的教師工資要低1000元左右。之所以存在這樣的差距,也跟地方財力的總額情況是相關的。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