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被錄取,200多名學生就被學校派往廈門,去手機流水線上工作。此事經四川日報獨家追蹤報道后,迅速引發廣泛關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介入此事,四川省教育廳、成都市人社局也多次派人到涉事學校調查了解情況。12月1日,四川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成都市交通和機械技師學院已責成相關人員飛赴廈門與學生溝通,按照學生意愿決定其是否繼續參加“社會實踐”。
教學點負責人:將派人飛廈門與學生溝通
各方資料顯示,涉事學校全稱是“四川師范大學成人高等教育成都市交通和機械技師學院教學點”(以下簡稱“教學點”),屬于四川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成都市交通和機械技師學院兩所學校聯合辦學,該教學點已在省教育廳備案,是合法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校外教學點。
據該教學點負責人王發聰介紹,今年9月,教學點招收了300多名學生,幫助他們備戰2015年10月底舉行的成人高考,目前這批學生考試已結束,正等待錄取。但教學點考慮到錄取前的空檔期,想讓學生提前感知社會,于是在第三方中介公司協助下,將其中200多名學生送到廈門參加“社會實踐”。
王發聰承認,教學點在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工作有失誤。針對曝光的問題,學校正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將對違規行為進行整改。
國家人社部:要求相關單位認真處理
追蹤報道刊出后,迅速引起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騰訊網等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人民日報、環球時報、新京報、南方都市報等的官方微博也予以轉載。
目前,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介入此事,要求四川省人社廳等相關單位認真嚴肅處理此事。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已派專人調查了解,并督促川師大和相關單位盡快處理。成都市人社局11月27日又專門派人到該校詳細了解情況。
四川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成都市交通和機械技師學院已召開兩次協調會,雙方都表示,將按照教育部、人社部等部委及省市主管部門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協同處理此事,并將處理情況書面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對于目前仍在廈門宸鴻科技公司參加社會實踐的這批學生,雙方責成教學點負責人飛赴廈門,與學生再次溝通,愿意繼續社會實踐的學生,將完善相關手續,不愿繼續社會實踐的學生,由負責人將其接回成都。“回來的學生就在家等待錄取。”川師大繼續教育學院負責人說,如果學生通過錄取將取得川師大學籍,并于2016年3月后進入該教學點學習。同時,學校將嚴格按照有關部門對于職業院校實踐、實訓的要求開展工作。
記者調查獲知,目前在廈門工廠仍有來自我省多個學校的數千名學生參與“社會實踐”。
網友熱議:社會實踐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社會實踐管理是否存在漏洞?又該如何監管?網友就此展開熱議。
網友“全方位無死角奮斗小能手”認為,大學生進工廠本身沒有任何異議,但前提是要自愿,和學分、畢業證掛鉤違背了讓學生實習的初衷。大學生做什么工作、在哪工作,希望是憑本人自愿而不是強制性的。“倡導學以致用是好的,與社會用人需求相符也算與時俱進,不過這種低技術含量的實踐,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的工作對學業真有幫助么?”網友“千年前萬里外”認為,既然是社會實踐就要提高含金量,學校不應該讓實踐、實習變了味。
網友“Y楊志惠”說,實習對于專業有一定要求,如果社會實踐對于專業沒有要求,是不是意味著學校可以隨便安排呢?相關部門是不是應該對社會實踐也進行規范管理呢?
“社會實踐之所以出了這樣的問題,難道不是因為有空子可鉆嗎?因為有利益,這些學生被到處送,出了事,這些學生就成了‘三不管’。這不是一所學校的問題,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學校規范招生、社會實踐的管理,讓侵犯學生權益的行為沒有存續空間。”網友“賴小賴啊”如是說。
更多精彩資訊>>>